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巧为农家女在线阅读 - 第385页

第385页

    也只有那些城里的小姐才能有机会静下心来研习女红、学习刺绣吧?甚至还可以请师傅教学。

    像她们这样的乡野丫头,成日里要忙着干各种各样的活计,家里又穷,针线不过是为了缝补,追求好看倒是其次,哪里会有那么多功夫做这件事?

    伍秀兰见状不禁笑了,“我可以教你啊,今天教你几个针法,你回头好好练习,若是不懂,便进城来铺子里寻我,我反正都在铺子里的。”

    “真的吗?”沈晚激动。

    虽然进城一趟很不容易,但还是有机会的,何况这是现成的师傅啊。

    “真的。”伍秀兰摸了摸她头顶的发髻。

    沈晚立即握着拳头,有些无法克制自己激动的情绪。

    “小晚,数数人,去把碗筷准备一下。”顾婆子朝沈晚喊道。

    “哎,来了。”沈晚立即应道,这才赶紧收了激动的心情,然后和伍秀兰打了个招呼,便去清点人数去了。

    “昭儿,跟你外叔祖一道,去你康叔家借一些桌椅。巧儿去把炉子的火生起,咱们今儿在院子里吃饭。”顾婆子又对顾乔他们吩咐道。

    几个孩子各自领了任务,立即忙活去了。

    等到他们在院子里摆好桌椅、生好火炉,梅氏那边的菜也炒得差不多了。

    因为冬天饭菜冷得快,所以她先前炒好的菜都放在地炉旁边,借用柴火的温度热着。

    “娘,这些菜什么时候端出去啊?”顾乔走进灶房里问道。

    “不着急,等我最后炒个猪肝,把凉菜拌了再说。”

    顾乔走过去一看,梅氏正将切成小片的猪肝往大碗里放。

    见她过来,梅氏立即喊道:“我这手抓了猪肝,懒得洗了,你帮我滴两滴油进来,另外再抓一小把芡粉来。”

    顾乔听命,立即拿了油壶过来,用勺子舀了一点儿油,然后在梅氏的指挥下放了一些进去,接着又抓了芡粉。

    “诶,别直接放。”梅氏连忙将大碗抱起,避开顾乔的手,然后对她说道,“弄个小碗,加一点儿凉水,然后把芡粉化开。”

    “哦。”顾乔这才赶紧依言弄好,然后将兑了芡粉的水倒进了大碗里。

    梅氏立即伸手抓着猪肝,将它与油和芡粉揉匀。

    “干娘,你往猪肝里加这些是有什么妙用吗?”沈晚好奇问道。

    梅氏坐在凳子上,一边揉着猪肝,一边回道:“这猪肝啊,可是补血养气的好东西,就是炒的时候把握不好呢容易老,吃着就干,口感不好。加了芡粉呢,可以让它的更佳柔软细嫩,至于这油呢,就是用来锁住芡粉的。”

    “哦,原来如此。”沈晚和顾乔异口同声,齐齐点头。

    梅氏弄好了,将猪肝放到了一旁,又将砧板、菜刀那些拿去洗了,净了手,随后才将先前泡着的腰片捞了起来,重新用干净水漂过后放入盘子里。

    接着又端了一只碗来,那碗里放着她提前制好的油,此刻已经冷了。

    顾乔看到油里的花椒粒,立即忍不住问道:“娘,这是什么油?”

    “这是芝麻油,里面加了花椒与香葱煸炒,还放了盐。”梅氏将油淋到腰片上,接着又切了芫荽和姜丝,然后撒在上面。

    “这样就可以了吗?”顾乔惊讶。

    “对,这是凉拌腰花。”

    梅氏笑着,借着干净的砧板将蒜苗那些切了放到一旁备用,又将没用完的姜丝抓了一下把切成姜末,重新切了葱花。

    等把一应佐料切完后,她这才接着把先前留下来的那两块猪血用刀片成方块,摊到盘子里,然后把葱花姜末撒到了红色的猪血上,接着又放了一应调料。

    猪血红、姜末黄、葱花白绿。

    这强烈的色彩对比,让顾乔吞了一下口水。

    可……可这猪血是生的啊。

    她只知道生羊血可以这么吃,猪血也行吗?

    不过梅氏既然都这么做了,必然是可以的。

    “把凉菜先端出去吧,然后招呼大家落座开吃,我马上炒猪肝,这个很快的,正好大家可以趁热吃。”梅氏对她和沈晚讲道。

    “好的!”

    姐妹俩立即伸手端起案板上弄好的凉菜,小心地捧着它朝外面走去。

    “开饭了,各位帮忙的乡邻都落座啊,今天辛苦大家了!”顾婆子冲院子里忙碌的众人喊道,又对顾乔说,“去喊你高婶婶。”

    “不用麻烦,我去喊!”顾康立即跑出门去。

    顾婆子又招手让顾乔靠近,然后压低声音对她讲道:“去田埂上瞅瞅罗小胖一家来了没有,若是在路上了,去迎一迎,催他们快些;若是不在,咱们也好叫乡邻动筷子。”

    “嗯,我知道了。”顾乔应了,立即跑出院门。

    她心里有些奇怪,虽然每次罗洪蹭饭都姗姗来迟,但他的目的只是偷懒不干活,是怎么也不会错过饭点的。

    这一次倒是奇了怪了,到了饭点都不曾见到人影,莫非转性了?”

    为了看得更远,顾乔还特意跑到了旁边栽种枣树的土里去,结果伸长了脖子往村口的方向瞧,也没瞧见人。

    她立即回家将此事告诉了顾婆子。

    “那就不管他们,赶紧把碗筷搬过去,让大家盛饭。”

    “好嘞。”

    于是乎,村里男人围了一桌,女人和小孩儿围了一桌,拿到碗筷后大家便急不可耐地朝蒸笼的方向走去,一时间米饭蒸笼那里人挤人,盛饭都需要等饭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