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竟不知不觉走到了城北,锦绣街沓至此处向北,便是万亩碧玉妆,围着十里烟花巷。 祝槿驻足,就见沈碧遮遮掩掩地打了个哈欠,眼中泛起了泪花。他从猜商谜时起就意兴阑珊,想是累了。 祝槿便道:“我们找个地方歇息吧。” 沈碧又打了个哈欠,闻言良久,才迟钝地啊了声,道:“我不累,还可以玩。” 祝槿道:“明日吧。今天先就近将就歇一歇,明日再逛一逛,后日便走了。” 他二人离了车水马龙的锦绣街,漫无目的地步于柳林之中。夕阳为娉娉袅袅的柳枝镀上一线金边,栖地的杨花忽被风卷着聚拢,忽又被吹散惊飞。 魁城除了来入幕的宾客,再没有外来人口,因此也不设别个客栈驿馆,唯有一个复来楼。祝槿既不能回芜宫,又不能带着个孩子去到那烟花之地,便只能露宿于外了。 所幸暮春天气已暖,虽夜有薄露,但若只是粗简捱过二夜,应当还不成问题。 祝槿与沈碧逐渐步入了柳林深处,垂绦如密雨,无边无际地织着,四面寂寥无人,唯黄鹂展翅轻啼几声,又落回柳深处去了。 忽地,在柳丝掩蔽中,一座倾圮的祀庙影绰而现。祝槿微怔,他并不记得城北柳林中还有庙宇,但远远望去,那破败的庙宇在夕照下投下斜长的影,又是确确实实矗立在此的。 若真是一座废庙,倒正好可供他们投宿二夜。 祝槿这般想着,便带着沈碧一同走近。 越到近前,越惊觉这庙未败之前应极为雄壮伟阔,它的占地面积很大,经年的毁烧痕迹已然淡去,一些断柱颓栏被整齐地摆放着,周遭的荒草也只及脚踝处。 祝槿略觉惊诧,这座废庙竟是有人在打理吗?难道有人住在这里吗? 他跨入庙门的脚步顿住,虽然这早已荡然无存的“庙门”应不能被称为门了。 黄昏的风轻轻摇晃着他手中的灯,灯苗左右摇摆,像挣扎的蛾。祝槿大声喊道:“可有人在? 风挟着他的询声飘荡在庙堂,勾起了庙顶一面幡的残丝。久久无人回话。 祝槿更大声道:“那鄙人携小弟前来叨扰了。” 依旧无响,只有破幡烈烈鼓动。 祝槿与沈碧踏入了庭院。 庭院空阔,正对着一座大殿,此时霞光是成片的海棠色,落日隐于院墙之下,而那大开的殿门里,一片昏黑,仿佛一个深不见底的穴,蠢蠢欲动着。 “走,”祝槿擎灯行在前面,对沈碧道:“去看看。” 他迈入殿门的一霎,摇摇欲坠的灯苗停止了摆动,簇簇燃着,照亮了前殿。 前殿正中,供奉着一座庞大的石像,那像着斑驳的青衣白裳,端坐于龛,肃穆庄严。但祝槿无法辨出此像所属——石像的头与手足都被粗暴地斩去了。 无头的石像脖颈略倾向下,祝槿想,这应是一个垂悯的姿态。 主尊之后的龛中,无数神鸟翩跹于彩云之中,一轮旭日升腾于云海之上。只是因年久失缮,鸟、云、日皆已褪色,不复斑斓。 祝槿转而提灯朝西壁看去,西壁之上绘着一幅金光灿灿的画。画中央是一个新生的婴儿,躺在树枝之间,正安详地睡着。而在葱茏的树下,有条手臂粗的黑蛇正沿着树干缓缓向上爬。婴儿浑然不觉,唇畔仍挂着丝甜蜜的微笑。 而此画之所以“金光灿灿”,乃是因为——祝槿将灯笼举至头顶——画的正上方,九只用金粉所绘的金乌鸟盘旋于天,围成一个圆轮。 祝槿微微侧头,目光从壁画移至木牌灯上。直到这时他才注意到,那木牌上所镂的小字也是一句诗,诗曰:“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他把灯放低下来,回头对沈碧道:“是日神庙。” 沈碧或许是太倦了,眼皮奄奄地垂着,闻言良久才应了一声。 祝槿见他疲倦至此,便道:“天色晚了,我们便在这儿歇下吧。” 沈碧终于打起些精神,与祝槿一同步至龛后南壁下。 祝槿略清扫了下地面,从包袱中掏出二件旧衣平铺在地,又拿出一件给沈碧盖在身上。安顿他躺下后,便去关殿门,谁料那殿门年事已高,经不起一点颠簸,被祝槿用力一推,竟歪歪斜斜地塌倒在地,发出轰的一声巨响。 沈碧的声音从殿后传来,他道:“怎么啦?” “没事,你睡吧。”祝槿边将门板搬起,恢复原位,边道:“只是门坏了,晚上风来,或许会有些冷。” 他回到后殿,把身上的外衫脱下,又盖在了沈碧身上,盘腿坐到他身侧,道:“累了就睡吧。” 沈碧裹了裹祝槿罩在他身上的衣服,应道:“好。”应罢,却迟迟没有闭眼,只是盯着祝槿,眼眸清亮,如能诉衷。 祝槿也注视着他,他们的目光交接在一盏灯的晕黄里。 良久,祝槿问道:“怎么了?睡不着吗?” 沈碧摇了摇头,欲言又止许久,才轻声呢喃道:“阿槿,你会离开我吗?” 祝槿略避开他的目光,道:“等你不再需要我的帮助时,或许我们便会分开了。” 沈碧把脸埋在衣衫之下,身体蜷缩成团,几不可察地颤抖起来。 祝槿低低地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他的脊背,柔声道:“我会带你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等你学会自食其力,再做别的打算,你无需为此担忧、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