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页
等不及化验材质,然后用更合理方法打开的王铮,一撸袖子,把左手腕上的“全球通信终端”露了出来,设定好距离后,用终端上搭载的热射线沿着青石盖和大瓮之间的位置一划而过。 不用王铮吩咐,一边的典韦已经上前把青石盖搬开了。紧接着,水泥瓮中的一切呈现在王铮面前。 “嗯?” 王铮愣了一下。内中的情形并不是他最初想象的黄金白银堆满大瓮,反而是一块块黑疙瘩一样的东西层层叠叠,几乎堆满了整个大瓮。 注意到大瓮内壁的水锈,王铮一下子反应过来。随手拿起一块圆形的黑疙瘩后,放在手里颠了颠,极为压手的感觉直入心头。王铮估算了一下,大约十斤上下。 王铮用手指甲在黑疙瘩上刮了刮,果然,一抹银色迎着阳光映入他的眼帘。 给他刚才猜想的一样,这个水泥瓮虽然结实,但并不能完全隔绝水汽,放在里面的白银经过近百年的氧化后,早就不复当初的银光璀璨。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重新铸炼一遍就是了。 把银饼扔回大瓮,看着下面层层叠叠,几百上千块的样子,王铮也没有一一清点的心思,这种辛苦活,还是留给典韦他们去做吧。 “王乾,你去打开另一个瓮!典韦,你带着他们把这口大瓮里的银饼清点一下,看有多少!” “是!” 吩咐完之后,王铮走到自己左手边的大瓮,简单的打量了一下后,便故计重施,用热射线切开青石盖。 内心颇为期待的打开后,又是一个满满登登的大瓮。不过,这次不再是银饼,而是层层叠叠的银元!既有民国时期的“船洋”,也有北洋政府时期流通的“袁大头”,一块块核桃大小的银元,把直径1.5米的水泥瓮都填满了。 “难道就没有点带黄色的东西吗?”王铮忍不住失望道。 虽然两大瓮的白银也是价值不菲,但比起黄金的价值仍然差的太远了。别的不说,一克黄金价值三百多块钱,而一克白银不过区区3块钱左右,相互之间差了近百倍。 带着最后的希望,王铮走到了已经打开最后一个大瓮的王乾身边。 这个大瓮中的东西又自不同,既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而是一个个大小不同,表层用油布包括,并用绳子紧紧缠绕的盒子。 王铮随意从其中挑选了一个中等个头的盒子,放在旁边典韦搬过来的桌子上。盒子呈长方形,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左右。表面用厚厚的油布包裹着,而油布又用细麻绳紧紧的捆绑起来。 经过近百年的时光剥蚀后,麻绳早就失去了韧性,但好在油布还完整,而且用蜡封口的情况下,有效的隔绝了外界的水分。 等到王铮拆开外面的油布后,不出意料,一个普普通通的木盒子露了出来。盒子的材质只是普通的榆木,但保存的很不错,盒子表面的黑漆很完整,并没有腐朽的迹象。把盒子正面的金属活口打开,在一团已经开始散发霉味的烂布条中,一尊雕工精美的玉佛呈现在王铮眼前。 玉佛高14厘米左右,神态安详而生动。以王铮已经日渐丰厚的鉴定水平来看,这是一件典型的京造玉佛,是清代皇家造办处宫廷匠人的手艺。而这件玉佛的材质也是非凡。一等一的和田青玉,已经接近半羊脂的水平。比起现在市场上,那些拿着一级和田玉冒充羊脂玉的东西好了一倍。 “半羊脂的料子,清宫造办处的手艺,这么一件玉佛放到拍卖市场上的话,一千万肯定没问题!” 看着手中的和田玉佛,王铮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这么一件的价值,就超过旁边半瓮白银!不由得,王铮对最后一个大瓮里的东西兴趣大增。 不过就在他准备把第二个长盒拿起来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盒子又放了回去。 如今的他已经不是什么古玩收藏的小白了。自然知道这种埋在地下几百年的古玩艺术品,贸然打开非常危险,尤其是书画这种极为脆弱的艺术品,一不注意很可能就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失。 用理智按耐下自己的好奇心后,“给潘家园的王森打个电话,让他带上‘艺术品修复液’后,立即赶过来。” 王乾点了点头,自去旁边打电话不提。 “老板,这里发现了点好东西!” 就在王铮招呼身边的警卫生化人,准备把最后一个大瓮里的盒子清点一下的时候。旁边正带着人手称量两个大瓮里白银数量的典韦喊了起来。 “找点碎布,包起玉佛后放回盒子里!” 交代了一下身边的警卫生化人后,王铮大步走到典韦身边,刚准备开口问一下的他,很快就被一抹稍显暗淡的金色吸引了目光。 “黄金?”王铮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典韦点了点头,“把上面的银元扒开后,就露出来了。看样子底下还有不少。” 王铮扒拉了一下厚实的银元,果然见几根金条露了出来。而且看样子底下还有不少。 略一思索,心中颇有几分兴奋和急迫的王铮从戴在自己手上的空间戒指里,拿出了典韦的一对虎头金戟,“给我打碎它!” 一手一只接过金戟后,“老板,您先后退两步!” 王铮依言而行,招呼其他生化人向后退了三四米。 等众人准备好后,持有金戟的双手向中间一合,也没见他怎么用力。外壁厚度不下10厘米的水泥瓮,“砰”一下被轻而易举的打破了!伴随着四散的碎片,“哗啦”一下,大堆的东西散落下来。在冬日的阳光下,王铮的面前一片金光闪耀。他原以为,即便有黄金,也应该不会太多。但看现在的情形,王铮的脑海里立即冒出了三个字“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