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门歌:我花开后百花杀原著在线阅读 - 第277页

第277页

    “那是,我们可是生死之交。”步疏林掰开崔晋百的手,将食盒拿到手。

    崔晋百没有阻拦,她以为这件事情就此结束,却没有想到次日她将东西送到丁府时,丁珏哭着说:“我阿爹要把我送到大理寺。”

    “你犯了什么过错?”步疏林第一反应是这厮做了伤天害理的恶事,被镇北候大义灭亲了。

    “你便不能盼我点好?”丁珏气呼呼道,“也不知他从何处打听到大理寺有缺,嫌我整日游手好闲,说不指望我成才,只盼我到大理寺能学些为人的本事。”

    说得他好像就不是个人,非得去大理寺做人。

    “你装病推了呗,你不是最擅长装病。”能直接补的缺,也就不是什么重要的缺。

    “不行,大理寺都下了文书,我已经记入大理寺,我要是不去,我阿爹说这是欺君之罪,他亲自去陛下面前磕头请罪,好叫我们一家发配流放。”丁珏生无可恋,“我阿爹说,要么去大理寺学,要么去流放途中学……”

    步疏林听了憋住不让自己笑:“你阿爹真狠。”

    “羡慕你阿爹不在跟前,用不着天天装孙子。”丁珏最羡慕的人那必然是步疏林。

    在京都做质子算什么,好酒好肉天天称病不当值,陛下也不管她,还有挥之不尽的钱财,不像他!一个月十贯分例,阿娘补贴一点,都似做贼。

    去一趟花楼偷偷摸摸,被阿爹知道又是一顿棍棒。

    步疏林冲他挤眼。

    “你眼睛抽了?用不用我给你叫郎中?”丁珏关心道。

    步疏林想开口提醒他,但是对上严重警告站在丁珏背后的镇北候,她选择沉默。

    镇北候是金吾卫上将军,她属于金吾卫啊。

    “我……我没事。”步疏林低声道,“我走了。”

    “阿林你别走啊,你都不知你走的这段日子,我过得有多惨,我都怀疑我阿爹是不是抱错了,压根不把我当儿子看,我若是旁人家的儿郎,早告诉我啊,我好投奔亲生爹娘去……啊!”

    不等丁珏说完,小腿挨了一脚,扑通一声跪下,步疏林立刻扔下一句“告辞”跑了。

    老远都能听到丁珏的哀嚎和镇北候的怒喝。

    想到自己方才不地道,步疏林便去寻崔晋百,看看能不能把丁珏给撤了,丁珏这等胸无大志的,还是做纨绔比较快乐。

    “不能。”崔晋百一口回绝。

    “你莫要如此不近人情嘛。丁珏他文不成武不就,来了大理寺也是添乱。”步疏林苦口婆心。

    “整理卷宗,不需文成武就,识字便可。”崔晋百冷声道。

    第246章 你二人联手,何事不成

    “整理卷宗?”步疏林听着觉得是个不错的活儿,还能有月钱拿。

    “嗯。”崔晋百颔首。

    步疏林狐疑地看着崔晋百,不知是否她错觉,明明崔晋百一直面色严肃,冷着一张脸,可她总觉他好像有了点笑意,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出什么,她索性就懒得琢磨。

    “大理寺怎么就突然有空缺了呢?”她心里有点担心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昨日她才对崔晋百提到了丁珏,今儿丁珏就这么巧倒霉,日后没办法陪自己鬼混。实在是过于巧合,可又觉得自己这般做想过于自作多情,崔晋百好端端的为何这般做?

    大理寺好歹也是要地,不是要职也不至于如此随意,尤其是崔晋百这种一板一眼之人,更不可能为此而……假公济私,他们还没有什么私呢。

    “早有空缺,这等繁琐体力活,不用动武不用动文,最适合这些……”崔晋百挪开书,上下扫了步疏林一眼,“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嘴不会说,脑不够用之人。”

    步疏林:……

    她怎么觉着他在暗讽自己呢?

    “崔石头,是不是忘了被我压在身下的滋味?要动手么?”步疏林把下裳一撩,往腰带上扎,大有立刻打一架证明自己实力的架势。

    崔晋百慢条斯理放下手上的书:“看来世子已然大好,恰好镇北候要送丁三郎过来,我便与侯爷说说,世子明日便可轮值……”

    “哎哟。”步疏林惨叫一声,捂着自己的心口,退了几步坐下来,一脸虚弱,“我心口痛,手也痛,定是中毒伤了根源,只怕没个小半月好不了……”

    崔晋百垂眸看着她演,不置一词。

    心虚的步疏林怏怏站起身:“我胸闷气短,得回府躺着,就不打扰崔少卿当值。”

    瞧着步疏林似贼一般缩头缩脑逃离,崔晋百才露了点笑意。

    离开了大理寺,步疏林没有回府,而是拐了弯去了郡主府,沈羲和正在收拾屋子。

    “这是作甚?要招待哪位贵客?”步疏林一来就看到下人们忙进忙出,沈羲和还亲自在场指挥,不由有些吃味儿。

    不知哪尊大佛这么有面子,让她家呦呦如此上心。

    “我阿爹要上京了。”沈羲和满脸笑意,她一回来就接到了沈岳山传来的书信,因她及笄之故,祐宁帝特招沈岳山如今。

    沈羲和觉着也有可能是为了来年对吐蕃开战一事,提前与沈岳山商议。

    没了萧氏在京都,沈岳山还是很乐意来一趟,其实圣旨没有明确写沈岳山或者沈云安,只是他们二人只能来一位。必须留一个镇守在西北,父子俩又打了一架,最后沈云安被迫屈服于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