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归隐田园在线阅读 - 第184页

第184页

    一个下午,孩子交给下人带, 他在这边熬制材料熏得一身的药味,等终于把药物弄好之后要等候放凉之后捏成药丸,他知道自家的小山楂喜欢干净,简单的洗了个澡, 刚换好衣裳就见房门开了。抬起头一看来的人, 眼睛顿时亮了,嘴角也轻微的上扬了起来:“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回来的就是方书净。

    方书净看见他还在擦头发,小媳妇整个人香香的,嗓子都有些发紧,道:“事情都办完了, 今儿幸亏了师父。”他后来才知道,焦城那个混蛋之前跟整个县里的大夫都警告过。要不是有柳老头出来破局,刘老三死定了,连带着他要负责的其他的心血也都作废了。

    柳叶辰道:“师父说了,用掉了他好多药丸子。”他今儿还熬来着。那药丸里的药材都是很贵的,他师父有些私藏但这熬制起来特别麻烦,要一直的在旁边等着,要是错了神,一锅药就废了。还要弄好几次,他搅和了半天,小臂都酸疼了。

    方书净道:“待会儿我就把银票给师父。既是帮县衙里做事儿,怎么能让师父搭上呢。”

    说话间走的近了一些,他小媳妇身上的药香和淡淡的皂角香组合起来十分迷人。

    方书净道:“这些日子,在家呆着是不是很无聊,我带你出去玩。”

    听到他这话柳叶辰心思一动,眼睛里闪过向往之色但又道:“可是师父睡觉了,小山楂万一要是找我怎么办?”毕竟也是当人家爹爹的人,不能不管孩子。

    方书净见他明明就很想去,道:“咱们一会儿就回来。”说完直接牵上了他的手。

    柳叶辰还没说拒绝的话,俩人就从小门出去了柳叶辰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乖乖的性格,突然这样他有点紧张:“会不会被别人发现啊?”

    方书净道:“不会。”

    俩人一路牵着手,在周围转。

    县城里还没有变的特别漂亮,方书净道:“等再过些日子,把县里弄的好一点。”

    柳叶辰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他们转悠了一会儿,柳叶辰跟他出来忙里偷闲似得,真是不舍得回家,可是还害怕会被发现,才出来一个时辰就道:“咱们回去吧。”

    这小县城里也没什么好玩的地方,方书净拉着他回家了。见四周无人还亲了他一下。

    柳叶辰低头脸微微有些发热,明明都已经成亲那么久了,可是看见他还是有种小鹿乱撞的感觉。偷偷回握了一下他的手,能清晰感觉到手心里传来的温暖。

    俩人回到家,就看见柳老头从里面出来,就看了一眼啥都明白了也没说话,倒是柳叶辰不好意思,连忙松开了手。

    低头回到屋里,方书净心想自家小媳妇也太害羞了,俩人明明都已经成亲了,牵个手算什么!

    柳叶辰要进屋去看看小山楂,小山楂现在有专门的人陪着他玩。她们这的佣人年纪都不大,在家里都是照顾过弟弟妹妹的,照顾小孩子很有一套。远远就听见小山楂乐的嘎嘎的声音。

    柳叶辰刚一进去。

    小山楂看见他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后像是在酝酿情绪似得,小家伙的眼睛里马上就全是眼泪,看样子十分可怜。

    随后撅起小嘴呜呜的哭了起来,给柳叶辰心疼的够呛。他今儿一下午都没照顾小山楂。

    方书净是从后面进来的,很远就听见小山楂在哭了。一进去发现柳叶辰很紧张正抱着孩子在那里哄呢。

    方书净看了一眼小山楂,小山楂正躲在柳叶辰的臂弯里。方书净低头一看,好家伙,他是在那干嚎!

    随后一伸手把孩子拎在自己的怀里,低头对小山楂道:“不许欺负柳儿爹爹,不许装哭。”

    小山楂似乎有些怕方书净,虚张声势的啊了一声,随后就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跟刚才那个哭的声嘶力竭的人,好像不是一个人。

    柳叶辰还真没想到,这小崽子是装的,惊奇的看过去。

    小山楂还小,一点没有被揭破演戏的心虚,没一会儿又恢复了活泼可爱的样子。还咿咿呀呀的逗着柳叶辰,时不时的撅起小嘴要亲亲。

    方书净发现他们家崽子就是聪明,他已经发现了好几次了。这么小小的家伙心眼还不少。

    没一会儿,满屋子都是小山楂的声音。

    柳叶辰也拿儿子没办法,捏着他的小手,眼睛充满着温柔。

    周围的下人看见县太爷都很惊奇,没想到县太爷居然这么喜欢孩子。一般的男人为了维持父亲的威严都不肯抱孩子,他们来这也有一段时间了,回顾这段时间简直不敢相信。在这边吃的饱,穿得暖,还有月钱拿。管家徐权和县太爷也是很和善的人,以前大家在这边还提心吊胆的。可是渐渐的就好了,他们采买的粗实小厮出去,回来都说县里的百姓都在夸县太爷,他回来一说,所有人都听不腻似得。让他讲了一次又一次。

    现在看着县太爷在哄着小公子,她们微笑着退出去关上了门,把空间留给他们一家三口。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最近实在是事儿多,今天就这一章,明儿就好了,从明天开始日万五天。

    第98章 打斗

    方书净坐在书房前眉头紧皱, 他就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若是没有科举他还是农户之子,科举是唯一能改变寒门的阶层, 但在县里却没发现私塾。

    整个县城目不识丁的人很多。找师爷和衙门口的其他人询问过,当初那贪官在的时候大搞愚民政策竟不许开设私塾。原因是这样的人是最好管, 人一旦愚昧就能一辈子在县城里织布,刚好布价和粮价又大部分在商会的管控之下,老百姓日子过的一天不如一天,好多过不下去的只能卖儿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