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陆屿年近花甲,生得心宽体胖,眉目和蔼,在此任山长已十数年。 青石书院位于旧京,素有“小国子监”之称,陆屿更是德高望重的一代鸿儒,门生遍布庙堂江湖。 原主在此处读过书,学识甚好,他对原主也颇为赏识。 苏遥便拱拱手:“有日子未见夫子了,夫子一切安好。”又提了提手中的山药糕:“上次见夫子爱吃,这次又做了些,送给您解馋。” “快藏起来。” 陆屿一把挡住,忙偷偷摸摸地四下瞧了一遭儿,“别让你师母瞧见了。她又嫌我长膘了。” 陆屿体态微胖,过个年,越发滚圆。 苏遥笑笑,低声道:“先生胃口好,身体无恙,才是最要紧的。” “我一向吃得好。”陆屿笑呵呵,又上下打量苏遥一遭儿,“你这面色,也比原先瞧着好多了。” 又打趣道:“想来不读书了,就是自在。” 苏遥略微低头:“是学生无能,不能金榜题名。” 原主是个顶好的学生,去年春闱,却因病落第。 “嗐,那有什么要紧。” 陆屿拍拍他肩头,“有上进心是好事,但功名一世,终究浮云。你这年纪轻轻,考个进士,搭上命去又算怎么回事?” 他说到此处,神色有些微不豫。 稍顿了下,复开口:“说来,你虽身子骨弱,却不至如此。当时你突然重病,我也颇为……” 嗯,原主是自幼体虚,血亏气弱,但以往也能一天五六个时辰伏案读书。 可苏遥醒来时,这副身体已虚弱到不能起身。 京中究竟发生何事,致使原主临近科试,突然抱病不起,以至于落第? 苏遥念起原主日志最后一篇:人心反复凉薄,尤使我心惊。 按照科举极低的录取率,能少一个竞争对手,总是好的。 京中各位举子是同年,也是对手。他日入仕,说不定还是你死我活的政敌。 苏遥默默叹气。 朝堂那个尔虞我诈的环境,活着挺难。 原主甚至还没踏进去,便已遭人暗算至此。 不仅如此,苏遥作为一个看过原书之人,还知道未来三五年的朝局,将有腥风血雨。 原主既对仕途心凉,那就此做一乡野自在之人,避过祸端,平安喜乐,也不是不可。 苏遥很快收拾好情绪,笑笑:“是学生没看顾好自己。左右已回乡,学生今后就安心做个小生意人了。” “也好也好。” 陆屿不过一提,见苏遥不肯深究,也便罢了。 “不过,你既安定下来——” 他换个话头,又笑得见牙不见眼,“你的岁数,也不小了,既不入仕,也好早些思量终身大事。虽娶不到京中贵女,咱们旧京的人也不差——可有心仪之人了?看上谁家的人了,我和你师母给你提亲……” 古往今来的长辈都爱好催婚。 陆山长一脸八卦兼热情,苏遥是招架不住了。 念起娃娃亲,更是一番惆怅。 他正要寻机推脱离开,却有人于此时寻声前来:“苏兄?” 苏遥回头,却是许久不见的一位熟人。 这几日天气和暖,晴光正盛,柳叶生新。谢琅素衣长袍,端方眉眼于明澈日头下,都柔和了几分。 他是青石书院的夫子,先与陆屿见礼,又望向苏遥:“去岁一别已半年,苏兄精神瞧着好多了,我只以为认错了人。当初我回乡治丧,与你道别时,你尚病得厉害。” 谢家与原主家是世交,二人是好友。 算下来,谢琅还与那位谢家小姐是堂兄妹。 苏遥再次压下娃娃亲的心思不提,拱手道:“谢兄瞧着倒清减不少,逝者已去,谢兄多保重。” 谢琅端正俊朗的面容不由划过一丝哀愁。 他低低叹口气:“子宁骤然过世,我实在是……我心绪不好,让苏兄见笑了。” 他似乎压住心思,又浮起宽慰一笑:“大夫劝我多出来走走,我方回书院,便见得苏兄安好,神采更胜从前,真是幸事。” 谢琅生就一双墨玉般的眸子,目光深邃,定定地望着人时,总有一种亲切的包容感。 同他的气质一样,温和从容。 二月的春光落在枝头树梢,陆屿打量眼前二人情状,抿了抿唇,知情识趣地乐呵呵一笑:“你们两个先聊,许久不见了好好叙旧。你们聊,你们聊,我还有要紧事,我先走了。” 他转身告辞,却向膳堂内递去个眼神。 苏遥瞧见,等在牛肉面队伍中的傅鸽子突然紧紧皱起眉头,一言不发地起身离开。 怎么,山长是同傅鸽子有话说? 苏遥倒不知道,这两个人还挺熟。 这傅鹤台到底什么来头? 他这好奇一瞥,傅陵却突然转头,正对上他目光。 苏遥远远一拱手,又和气笑笑。 傅陵的眼神又落在近旁的谢琅身上。 却是打量一二,冷淡地点个头,神色不明地走了。 吴叔忙忙地见个礼,也跟着快步走了。 谢琅于一旁压低声音:“你认识傅先生?” 苏遥更好奇了:“你如何知道他姓傅?” “有次山长喊人请他,我听到的。此人我并不认识,他与山长像是旧识,时常来往。” 谢琅轻轻蹙眉:“我还以为是哪位隐世学者,难不成不是?” “倒也算吧。”苏遥微微一笑,“他是我家的话本先生。” 谢琅一惊:“话本先生?” 默了会儿,又试探道:“难不成……是那位鹤台先生?” 这轮到苏遥吃惊了:“谢兄果真火眼金睛。” 日光自天际洒下,苏遥说这话时,稍一偏头,恰好斜斜迎上日头,双眸映得明净澄澈,流露出鲜活的好奇心。 谢琅比他高些,低头对上这眼神,心头蓦然一动,更兼被他一句“火眼金睛”夸出几分莫名的虚荣心,嘴角不由都勾起些许。 他缓缓心绪,低眉笑笑:“只是瞧那人气度高华,若单是个话本先生,也必是鹤台先生那般人物。” 气度高华? 第一眼瞧着倒高华。 说馄饨硌着隔夜牙的时候,可一点也不高华。 活像个无赖。 苏遥不会败坏别人名声,这话也就腹诽两遭,便又与谢琅说起今日来意。 “我还说,膳堂这祝娘子近日像是开了窍。原是跟你学的。” 谢琅打趣他,“我得多去你家蹭几顿饭了,去京中赴考一遭儿,你的厨艺倒又长进了。” “只怕谢夫子忙得很,没空来找我。”苏遥笑笑,转身前去后厨。 此时其实尚不到午膳的时辰,但没课的学子已然在膳堂一个栏位前排起长长的队。 想来是在等牛肉面了。 谢琅这等平易近人的青年才俊,于学子间声望甚好,排入队尾,便与众位少年学子说说笑笑开来。 果真是一流高校的文化氛围。 苏遥的目的地是这一流高校的食堂。 青石书院学生并不多,膳堂内也只五六个厨役。 祝娘子正从锅中盛出一大勺热油,回身往盛满辣椒粉的红木碗中一泼,滚烫的热油滋啦一声,激起浓郁呛口的辣椒香气。 她撒上一层白芝麻,才抬头瞧见苏遥,欢喜道:“苏老板快来,前日买的辣椒极好,做出的辣椒油一次比一次香,还不辣口。” “祝娘子越发熟练了。” 苏遥笑笑,瞧了一遭儿鲜嫩的蒜苗香菜碎,“我进来时,瞧见外头好长的队。” 一小厮接口称赞:“原本膳堂来来回回只几样菜,许多学生夫子都出去吃。如今可都排队等着面出锅了。” “虽每日餐食费有限,留给这面的钱不多,也做不了几碗,但大伙儿还是日日来等。” “祝娘子这面,每天都不剩呢。” 此番本是膳堂一人请假,祝娘子便趁机邀苏遥来帮帮忙,也再指点一下。 但这面,苏遥瞧着祝娘子已然很熟练。 他转了一圈,见无可指摘,只打趣道:“本来是打算来尝一口的,看来没有我的份。我还是帮忙吧。” 众人早从祝娘子处知道,苏遥是位行家,只等着看他露一手,但祝娘子到底不好意思让他四处忙活,最后只给苏遥挑了个盛面的干净活。 她给膳堂管事打过招呼,苏遥便挽起袖子,围上围裙,站到栏位前。 食堂打饭工一次性体验。 青石书院的午膳钟声浑厚,三下过后,膳堂就开。 一圆圆脸的青衣少年排在最前:“我要一碗毛细,加肉。” 祝娘子在屏风后面利索地扯开一个面剂子,拉成极细的毛细面,下滚水中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