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
荫蔽出身的人,到底比科举入仕的人差了一些,这是朝官们默认的事情。 顾兴夙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得意儿子差了一些?这种有可能被人诟病的出身,顾兴夙根本不想碰触! 他的儿子,可跟那些世家荫蔽之子不同,他的儿子是清宴公子,比另外的士子厉害多了! 这时,顾敬止说话了:“大哥无须叹息,当开怀大笑才是。璋儿领的是中书舍人一职,比科举入仕起码节省了十年时间,这可是顾家天大的喜事。” 若是外人知道兄长的叹息,少不得会想兄长得了便宜还卖乖吧。 中书舍人,这可是多少世家大族都求不来的位置,如今被璋儿得了去,是明摆着的好处。 兄长所着眼的,竟然是科举入士这点微末,想岔了。 顾崇看了顾兴夙一眼,沉着脸色说道:“没错,正是这个道理!科举入仕算什么?璋儿得了中书舍人之职,可以草拟诏书、经常面圣,这才是天大的好处!你还不满意?” 听到永昭帝旨意的时候,顾崇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中书舍人,哈哈! 他立刻便将先前为顾璋制定的策略抛在了脑后。有了中书舍人这一职,璋儿以后岂止仕途平坦?简直可以说是一飞冲天了! 中秋过后,璋儿便去就任中书舍人一职,以后璋儿就长居京兆,看来他也得准备前去京兆了。 为璋儿仕途筹谋,扩大顾家的势力,这才是他作为顾家族长和祖要做的重要事情。 况且,有了迁族移宗一策,顾家族老和嫡枝三代都要迁往京兆。 为了顾家的将来,他要提前去京兆了…… 想到这里,顾崇不由得想起了缇事厂督主汪印,忍不住冷哼一声道:“哼,汪印!世家联合起来都奈何不了他,此人已成心腹大患了!” 一想到汪印针对世家的两次上疏,顾崇心里便立刻涌上一股杀意。 幸好他当机立断,借上疏来断尾求生,不然顾家也会像其他世家那样,再也无翻身的机会。 顾家虽然逃过了查户括隐,勉强保住了根基,但必须要遵守迁族移宗一策,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族老和嫡枝三代都迁去京兆,意味着顾家最优秀的人才都离开南平了,顾家在南平这里的势力和影响必定会大受影响。 时间久了,南平这里的隐田和户丁还能保得住吗? 同时,顾家为了自保,不得不上了那道奏疏,等于背叛了世家联盟,顾家的地位声誉也蒙受了污点。 这一切,都是拜汪印所赐! 作为顾家族长,顾崇怎么能不恨?对汪印,恨之欲裂! 顾敬止和顾璋听到这话,神色都微微变了变,他们曾与汪印接触过,与他无形中交过手,最后都惨败了。 想到汪印的时候,他们无法镇定自若。 唯有顾兴夙一直在南平,对汪印的可怖没有直接深刻的了解,自以为是地说道:“先前父亲不在京兆而已,若是父亲在京兆了,许多事情便能立刻应对,就算汪印执掌缇事厂又如何?” 说罢,他意有所指地看了顾敬止一眼。 他没有忘记,当初他与二弟同时向父亲请示,可是父亲说二弟善谋,便二弟去执行世家联合的事情。 可看看,二弟将事情办成什么样子了? 若当初父亲让他去做这件事,肯定不会败至如此田地! 转念一想,顾兴夙便微笑起来了。 二弟再善谋又如何?事情还不是弄砸了? 而且,二弟没有成亲,身后无继,其所得的种种好处,最后不都是落在璋儿身上? 顾崇冷冷地看了顾兴夙一眼,训斥道:“目光短浅!记住,永远都不要小看任何人,利益只会属于苦心筹谋的人!” 他这个长子心高气傲却才疏学浅,白占了嫡枝嫡长的身份。幸好福气不错,有一个极其优秀的儿子。不然……哼! 不再理会顾兴夙,顾崇转向了顾璋,说出来的话语却让顾璋心中震动。 第334章 求不得 顾崇再一次说到了顾家与宋家的亲事,这样提醒道:“璋儿,你去到京兆之后,要与宋家多多往来,莫忘与宋家成亲的因由。” 顾家与宋家成亲的缘由,顾璋很清楚,那就是为了宋家在儒林的影响力。 大儒宋明知在大安朝鼎鼎有名,曾就任国子祭酒,德高望重。 其致仕之后开设了龙洞书院,门生遍天下,十大道都有他的得意弟子,就连大雍的士子都闻名前来求学。 宋明知的门生故旧组成了一张极其庞大的关系网,笼罩着整个大安朝,在儒林士子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每个人队对教书育人者都有种天然的敬畏,特别是像宋明知这样的人,无私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得到许多人的尊敬。 在大安朝,提到宋明知的名字,儒林士子都肃然起敬。 子承父业,宋明知的儿子宋廉臣在儒林同样极富盛名,虽然声望上比不上宋明知,但是作为当朝国子司业,同样能影响儒林风向。 宋家以诗书传家,可惜的是子嗣单薄,根基不茂,虽然在儒林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却算不上什么大家族。 充其量,宋家只能称之为诗书人家。 诗书人家,名声上好听,却实在没有多少势力。 这样的人家,从来不是顾家联姻的对象,顾崇也从来没有着眼过这些人家。 直到这一次查户括隐和迁族移宗的出现。 这两策之所以得以顺利进行,固然是因为缇事厂的势力,但是儒林的风向、士子的反应,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些,让顾崇充分而清晰地认识到儒林影响的重要性。 顾崇开始意识到,儒林风向和文道喉舌的重要作用。 这作用,有时候比实际的权力来得更好更有用。 顾家在此两事中受到重创,急需补充新的势力,过去顾崇所选定的势力主要来源于权力,现在却看到了与权力不一样的势力。 以宋家在儒林士子间的地位和影响,引导儒林士子的风向简直如意反掌。 若是顾家有宋家相助,凭借顾璋原先清宴公子的名头,那么顾璋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的仕途也会越走越好。 况且宋家子嗣单薄,宋廉臣只有一个儿子,还体弱多病。 女婿就是半子,有了姻亲关系,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宋明知和宋廉臣怎么都会帮一把吧? 而且,世家望族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顾家已受到世家和寒门的排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不能选择权臣做为姻亲,而是要选择清流之家。 这样,也能让皇上看见顾家不慕权势的态度,无形中会更靠近皇上,增加皇上对挂家的喜爱。 有了这种种原因,顾家才会前去向宋家求亲。 原本,宋明知不答应这门亲事,他们想着南平顾家是世家望族,遭受了重创,以后还不知道会怎样。 但是,顾崇令顾璋赶去龙洞书院,亲自求见宋明知。 顾璋相貌堂堂,又是个有才的,且有南平顾家的势力,再加上即将就任中书舍人一职,这些都为顾璋加了不少分数,终于令宋明知改变了看法。 顾璋是顾家嫡枝嫡长,妻子以后会是顾家宗妇,所以娶的便是宋廉臣的嫡长女宋鸾。 至于宋鸾长得什么样,性子如何,顾璋根本不知道。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宋鸾的父亲是国子司业宋廉臣、祖父是大儒宋明知就可以了。 其他的,无可无不可。 顾璋语气平静地说道:“祖父,孙儿知道了。去了京兆之后,孙儿自会去拜见宋家长辈,也会与宋姑娘多多往来。” 顾崇点点头,说道:“宋家这样的诗书之家,教导出来的姑娘性子差不到哪里去。宋姑娘知书识礼,足可以为顾家宗妇,虽然容貌只是清秀,但这并不重要。” “祖父,娶妻当娶贤,这个道理孙儿知道的,祖父请放心。”顾璋这样回道,微微低下了头。 他默默看着地上,目光略有些涣散,心里有些茫然。 清秀吗?清秀是怎么样子的? 不知为何,他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身影,一个姑娘的身影。 长相艳丽张扬,并不如其他姑娘那样清雅寡淡。 她所穿的衣服,都是热烈奔放的颜色,不像其他姑娘那样总是素雅清幽的淡绿月白。 这样的姑娘,像那烈烈金乌,让人不可直视,却也无法遗忘。 下一刻,顾璋的眼神便变了,渐渐带上了刻骨的怨恨。 这样的姑娘,他的确无法遗忘,但这样的姑娘,却狠狠地把他践踏在脚下。 她宁愿嫁给了一个不能人道的宦官,也不愿意嫁给他这个世家公子! 一想到这点,顾璋便恨得咬牙切齿,直想将她一把揪过来问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汪印这个宦官有什么好的? 总有一日,他要将汪印从缇事厂督主这个位置上拉下来!再把他狠狠地踩在脚下,让他永远都翻不了身,就像叶绥曾经对他做的那样! 那么,他要做的便是娶了宋鸾,壮大顾家的势力,把握儒林的风向! 他将眼中的怨恨小心藏了起来,不再露半点痕迹,抬头朝顾崇保证道:“祖父,放心吧,孙儿知道怎么做的。” 顾崇满意地捻了捻须,点头道:“甚好,甚好,你要记得,权势才是最重要的,有了权势,一切都可以得到,切勿想偏了。” 说罢,他看了看顾兴夙,开口道:“你们都退下去吧,各安其事。敬止留下。” 顾兴夙脸容略动,想开口说些什么,在见到父亲不悦的眼神后,忍下了想要说的话语,不甘不愿地退了出去。 父亲独独留下二弟,连璋儿都没能留下,是为了什么呢? 顾兴夙与顾璋离开之后,顾崇沉吟了片刻,才开口道:“敬止,已经是八月份了,大祭即将开始了,准备得怎么样了?” 顾敬止想了想,恭敬回道:“父亲,一切准备妥当了,周云川已在名单上了。” 顾崇捻了捻须,满意地微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