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抗日之铁血战魂在线阅读 - 第682章 艰难的中国

第682章 艰难的中国

    豫中战场的局势虽然稳住了,但还不能说已经转危为安。豫中大战中日军投入兵力之多,火力之猛,攻势之凌厉,震撼了全中国,兵逼潼关更是让整个西南大后方都为之震骇。陕西万万不容有失,一旦丢了陕西,四川大后方就有受到迂回侧击的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统帅部的严令之下,在陕西境内的军队纷纷往前线调动,在潼关、伏牛山一线布防。

    这是一次艰难的大规模调动,外国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军队赶赴前线时的场面:

    “这是一支赶赴前线的国军部队,看番号是一个师,实际上只有一个旅的兵力。这些士兵面黄肌瘦,也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步履有些踉跄,边走边喘大气,额头上全是虚汗。走着走着就有人昏倒在路边,更有人三三两两的掉队,走在前面的也不作理会,只是麻木的迈着步子。脸上、衣服上的泥垢和血污凝了厚厚一层,没有人想过要洗掉,军装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有不少依稀可以看到弹孔————显然是从阵亡的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脏兮兮的脸没有表情,目光呆滞而迷茫,干裂的嘴唇抿得紧紧的,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们的主要武器就是步枪,五千多人的部队,只有不到两千支步枪,重机枪少得可怜,至于迫击炮,更是连个影都找不着,他们不像是一支军队,倒像是一支拿着枪的难民……”

    “他们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草帽挂在脖子后面,背着弹仓空空如也的步枪,一套缝缝补补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军装满是血污和泥垢。有的穿着草鞋,有的连草鞋都没有,面黄肌瘦,行军缓慢————实在是没有力气走得再快一点,边走边喘气,额头上满是虚汗,以他们的身体素质,这样的长途行军是很要命的,活活累死都没什么好奇怪的。很少能看到汽车,偶尔有一点,大多也是烧酒精甚至烧木炭的,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簸着,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跑,不停的跑。接到命令,忍受着饥肠辘辘的痛苦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前线,看到日军了就开火,将自己那寒碜的弹药储备打清光,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往回跑,这就是他们的主要战斗方式……但我们无法苛责这些饿得走几步就直冒虚汗的士兵,他们已经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今天采访了一位师长,他兴奋地表示他的师正在参与一场规模庞大的反击,这次反击将投入数个师的兵力,并且有猛烈的炮火掩护。我问他有多少炮兵部队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他指向炮声隆隆的方向,自豪地说光他的旅就得到了一个山炮营和一个重型榴弹炮营的炮火支援……我的上帝啊,按照中国军队的炮兵编制,一个山炮营只有区区十二门75毫米山炮,一个重型榴弹炮营更是只有四门150毫米榴弹炮!就这么一点炮兵力量,支援一个师,居然能让师长心满意足,感激涕零,真的很难想象中国军队的炮兵力量到底匮乏到了何种地步!”

    “……这场反攻失败了。中国军队根本就无力应付成群冲过来的日军坦克,当那些装甲薄得可笑的坦克漫山遍野地冲过来的时候,他们两翼转眼间就被冲垮了,反攻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溃退。中美联合航空队和八路军的航空兵出动大批战机前来支援,用凝固汽油弹炸毁了很多日军坦克,仍然无法遏制他们的溃败之势。我们无法指责他们什么,因为他们连一件像样的反坦克武器都没有,唯一可以有效击毁日军坦克的75毫米山炮早就打光了炮弹,撤了,他们是在用机枪迫击炮迎击日军的钢铁洪流。以血肉之躯阻挡钢铁洪流的推进,对中国军队而言并不是夸张的描写,而是写实!”

    ……

    一篇篇报道发出去,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傻了。不是说驼峰航线每年都要给中国运来十几二十万吨的军用物资吗?这么多物资,足够武装起几十个美械师、旅了吧?怎么这些中国军队比叫花子还惨?国内不少报纸痛心疾首,高呼:

    “我们的精锐之师在哪儿!?”

    这个……这个问题有点儿复杂。

    驼峰航线的问题说过很多次了,主要就是以运输中美联合航空队专用的航空燃料和飞机零配件、弹药为主,这些占去整个运输能力的三分之二,剩下那三分之一的运输能力里,还有相当一部份要用来运输药品、军用食品、卡车、军马之类的,真正能用来运输枪炮弹药的运力少得可怜。最过份的是,运进来的这少得可怜的一点武器装备还被优先用来装备准备反攻缅甸的远征军,内地的军队……

    也就分了个寂寞。

    当然,中国军队也是有自己的精锐部队的,并不是所有部队都是这个惨样。抗战爆发前就有一批德械师,虽说绝大多数只有头盔和水壶是德国造的,被人戏称为“德盔师”,但三师一队却是货真价实的德械,装备之精良,训练之严格,为全国之冠。可惜,一个淞沪会战,一个南京会战,三师一队全部打残了;德国跟中国断交,断绝一切对华军事援助后,苏联又向中国伸出热乎乎的大手,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向老蒋提供包括坦克、飞机、火炮、汽车在内的大批武器装备,老蒋用这些武器组建起了两个苏械军,其中的第5军第200师更是装备大批坦克、装甲车,成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可惜的是,这批苏械部队也没有逃脱德械部队的命运,1939年中国军队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反击,其中数昆仑关战役打得惨烈,为了全歼据守昆仑关的及川支队,老蒋再次脑洞大开,把装备坦克、装甲车的苏械部队投入到山地攻坚战中……结果嘛,有兴趣的朋友到昆仑关去看看那边的地形,就知道这场攻击战的后果是什么了,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一点苏械部队在这一战中几乎打光了。

    苏械部队拼光之后自然是轮到美械了。二战爆发后,美国迅速展开对华军事援助,虽然援助的绝大多数物资都给了空军,陆军获得的只是一个零头,而且由于滇缅公路被截断,这个零头也只能通过运输机经驼峰航线运进来,代价极其高昂,但好歹也算有了先进武器的补充,用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组建了一批美械部队。比如说驻印军,那是全副美械,而且后勤供应由美方亲自负责,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战斗力自然强悍得很。至于正在滇西向日军发动猛攻的远征军,装备跟驻印军相比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跟国内的部队相比仍然称得上精良————至少弹药供应是充足的,饭也能吃饱,还能混一双胶鞋。在这个年代,能穿胶鞋的部队都是精锐,普通部队都光着脚或者穿草鞋呢。

    只是现在这些最精锐的部队正在边境和缅甸与日军死磕,至于中原、江浙、湖南湖北这些战场,很少能看到这些部队的身影。比如说现在,日军在豫中势如破竹,装备低劣的第一战区兵败如山倒,那些装备美械的、接受过较为严格的训练的精锐之师却迟迟没有露面,他们要配合美英缅联军和驻印军歼灭在缅甸的日军。后来战局糜烂,蒋公一再表示希望能从驻印军中抽调一两个师回国稳住战线,但都让丘吉尔拒绝了,丘吉尔认为在缅甸战场,以十万驻印军为主力的中美英缅联军对付日军四个师团能占上风已经很不容易了,抽走一两个师很可能导致缅甸战局逆转……

    正是丘吉尔一再阻挠,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始终没能回到最需要他们的战场,只能眼睁睁看着正面战场一败再败。堂堂一国统帅,调动自家最精锐的部队竟然要看英国的脸色,这是光头的悲哀,更是中国的悲哀。

    二战已经进入到下半场了,在欧洲战场,在太平洋战场,盟军都在高歌猛进,攻势如潮,只有中国,这个东方主战场,处境仍然艰难。

    但就是这么些装备低劣还时常吃不饱肚子的军队,却在伏牛山一线死死顶住了日军的进攻,大家都是逐个山头逐个山头反复拉锯,中国军队固然死伤惨重,但日军始终没能撞开陕西大门,这片原始粗犷的黄土高原和重庆一样,成了日军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战至六月中旬,伏牛山防线越发稳固,而日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撞开潼关攻掠闪西,经陕西侧击四川的战略企图早已破灭,万般无奈之下,冈村宁次下令停止进攻,豫中战役宣告结束。此次战役持续三十七天之久,中国军队基本把河南境内所有的大城市给丢清光了,日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但这种胜利只是无用功。不管形势有多绝望,总有那么一些中国人会逆行而上,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捍卫这个国家的尊严,在伏牛山一线,那胸膛干瘪、额头冒着虚汗、咬着牙整师整师地赶赴前线,以血肉之躯迎战日军的钢铁洪流的中国士兵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这道防线,日军永远也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