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巧为农家女在线阅读 - 第345页

第345页

    “巧儿姐,这红薯粉好好吃,你怎么知道红薯能够做粉条的?”沈晚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顾乔顿时心脏一紧。

    “啊?这个啊……”紧张极了的顾乔,甚至下意识地朝顾婆子望去。

    顾婆子早就知道自家这孙女秘密一大堆,竟也为她打起了掩护。

    她一边将熬好的猪食舀到潲桶里,一边笑道:“你巧儿姐就是瞎琢磨,想到一出是一出。今儿是成功了,那是你没瞧见她做失败的时候。”

    “哦,那巧儿姐真厉害!”沈晚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反正以她的小脑瓜,是肯定想不到这些好方法的。

    “行了,忙了一晚上了,大家赶紧收拾收拾,睡了吧。”顾婆子喊道。

    “对了奶奶,咱们家今年定了哪天秋收没有啊?”操心?乔再次上线。

    “定了,初九那天。按照去年的进度,一天就能帮咱们家收了。”顾婆子回道。

    “初九,那不就是后天了?”

    “对,所以明天把红薯晒了后,咱们要赶紧把它们放到棚窖里,把地腾出来,你娘这边也要准备后天秋收打谷的吃食,我也要把打谷桶清理出来。”

    “又是一场硬仗啊。”顾乔耸了下肩膀,感觉压力山大。

    翌日,顾乔大清早就醒了。

    这一天,看似没有具体安排任务,但其实活计最是繁杂。

    何况她早上还要做红薯干。

    等吃了早饭后,顾乔便赶紧趁着灶火,往锅里加了水,加上蒸屉盖住。

    接着将淘洗干净的红薯一个个摆放在那上面。

    “这是要蒸红薯?”梅氏正在旁边用清水搅动老面,便朝她问道。

    这个时候,发面还没有所谓的“活性酵母粉”,梅氏每次做包子的时候都会从面团里揪出一小团单独留下来,这就是所谓的老面,然后将老面晒干,下次要用的时候便将老面兑水,再用来发面。

    这种发酵耗时长,所以明天打谷早上要蒸包子、馒头,梅氏今日就得把面和好,进行发酵。

    “嗯,蒸红薯。娘,我要将红薯蒸到刚透心,你帮我盯着点儿火候行吗?”顾乔朝梅氏求助。

    “行啊,我看着。”梅氏去年蒸了好几次红薯,再加上常年在灶台边打转,这种事情对她而言就是小儿科。

    果不其然,她说可以后,顾乔用筷子戳了戳红薯,还正恰到好处。

    “娘,我太爱你了!”顾乔欣喜,接着将蒸屉里的红薯夹起,装进筲箕里。

    等到红薯自然冷却后,她便叫了沈晚与她一起剥皮。

    沈晚在剥皮的中途,已经忍不住偷吃了半个红薯,吃完自己像个小傻子似的咯咯笑着。

    “这么好吃?”顾乔问。

    沈晚点头,“好吃,顿顿吃都没问题!”

    顾乔被她逗乐,也跟着掰了一块红薯塞到嘴里,顿时那种软糯香甜的味道仿佛甜到了心口里去。

    等把嘴里的红薯吞进去后,她对沈晚说道:“你先剥着,我赶紧把红薯切好,一会儿太阳就出来了,咱们得赶着太阳拿去晒。”

    “好。”

    顾乔拿了砧板,将蒸熟的红薯切成大约一厘米厚的长条,然后摆好放进干净的簸箕里。

    两姐妹配合默契,你剥红薯我来切,小半个时辰都没到就弄好了。

    东方的太阳也照亮了院子,将霞光铺满。

    顾乔用白色的棉布将红薯干罩住,然后把筲箕搬到了柴垛上晒着。

    自从家里养了鸡,这地上就不方便晒东西,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鸡就跑来偷吃了,吃不着也会搞破坏,若是拉上两泡鸡屎,就更是糟心。

    就是菜园子里也全都装上了篱笆,不然蔬菜那些哪里还能好好生长?

    “接下来几天,咱们俩谁有空,就记得多给这红薯干翻翻面。”顾乔放好红薯条后,对沈晚讲道。

    “知道了。”

    “巧儿,叫上你娘,咱们把打谷桶搬出来,一起来搭把手!”顾婆子在牛圈那边喊道。

    “哎,来啦!”顾乔答应,转身又朝灶房里喊梅氏。

    梅氏净了手,连忙在围裙上擦拭水珠,跟着一块儿去了牛圈。

    家里没有养牛,这牛圈暂时就成了放置杂物的地方,毕竟这地风吹不着、雨晒不着。

    顾乔她们几人合力,将打谷桶从牛圈搬到了院中,顾婆子开始对打谷桶进行清理。

    家里杂事多,这不一会儿功夫,就到了中午。

    吃过午饭后,顾乔他们三小只就负责将院子里铺在表面的、泥土已经干了的红薯先捡到竹筐里,然后搬到棚窖里去。

    别看从院子到棚窖不过几丈距离,这么来回搬运也还是要费一些功夫的。

    再加上秋日的太阳灼人,红薯又沉,到棚窖那里还要爬一小段坡,几个来回后,顾乔和沈晚的脸都红成了大苹果。

    “你俩歇一歇,底下的还没晒干,我一个人搬就行了。”沈昭对她俩说道。

    顾乔哪能真让沈昭一个人干活,她也不逞强继续去搬运红薯,只蹲在院子里,伸手把堆在一起的红薯扒开,或者将红薯翻个面,好让它们表皮的泥土快点儿晒干。

    沈晚也从旁帮忙。

    沈昭索性不再劝她们,三人各司其职,到了傍晚的时候,竟提前将红薯收完了。

    除了大个的、完整的红薯收到了棚窖里外,剩下的那些全部堆在了灶房的屋檐根下,方便平时喂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