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页
像林有钱说的这种观摩式学习,在她看来实在是浪费时间。 实践固然重要,但是前提是,要给学生一定的指引。 这就是一门课程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备课的重要性。 姜羽看着不以为然的林有钱,心里已经开始琢磨着,要怎么将他训练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了…… 好在,她还有八天,不对,是七天! 姜羽一只手撑着下巴,心想:时间有点紧啊……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支个招 认字的课程暂时不用她操心,至少冯先生他们能教的明白。 主要还是这些选修课,尤其像林有钱这样,完全放养式教学,肯定是不行的。 这回的选修课,她准备先安排一个女工,包括刺绣、制衣、织布等。 一个竹编,一个算学、一个制茶,还有一个谋略,共五科。 女工这个课程,不用想也知道,定会成为许多姑娘们首选的课程。 加上内容又多,姜羽就把这个课程,交由秋娘子和刘万红两人共同负责。 秋娘子身边的那群姑娘则是助教。 那群姑娘以前就是秋娘子一手教会的,有秋娘子在,开班授课也算熟手了。 算学由冯先生和陈泽安负责,他们俩是正儿八经学过这门课的,教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谋略课,是姜瑶、周深负责,主要针对的是护卫队那些人。 说是谋略课,姜羽觉得对于一群刚认字的学生来说,其实就是讲故事。 上课模式她都帮他们想好了。 每节课讲一个故事,把《三国》《孙兵》甚至成语词典的故事讲完,这些人怕是也出师了…… 还有制茶课,也是由姜瑶负责,之前的制茶人员为助教。 最后就是林有钱负责的竹编课了,他的两个女儿林小花、林小草以及儿子林有根,则是助教。 姜羽找各科负责人谈过一圈后,心想:这么看来,也就是竹编课问题最大了…… 于是,姜羽便跟着林有钱,看他做了一个又一个的竹编,时不时地还拿个本子写写画画。 林有钱手上订单不少,有背篓,有箩筐,还有一些小篮子等日常用的器具。 林有钱把老村长那统一开的单子拿出来给姜羽看。 姜羽看着厚厚一叠单子,姜羽惊讶道:“这么多订单啊?能用上吗?” 林有钱一边劈竹子,一边道:“怎么用不上?!像那背篓基本上都是青龙村的人定做的。 平时上山摘野菜、采茶、采药什么的都得用上。 还有我们之前做的那种带凳子的背篓,青龙村的妇人们最是喜欢了。” 姜羽一想也就明白了,有了这个背篓,将孩子背在箩筐里,妇人们就可以解放双手,择菜、做饭什么的,都方便许多。 说着,林有钱示意姜羽,看林有根几人正在编的大箩筐。 “要说订单最多的,其实还是大个的箩筐。 接下来粮食、蔬菜陆续收成,不管是村里,还是各家,哪家不需要大量的箩筐和麻袋的?” 姜羽点点头,确实是。这些事往日里她关注的少,倒是疏忽了。 林有钱劈完竹子,就开始坐下来编织。 姜羽见他编的不一样,奇怪道:“叔,您这编的是?” 林有钱笑道:“看不出来?这是林大夫让我给你做的药箱。” 姜羽得知是自己的药箱,很是高兴,特意蹲在不远处看着林有钱编织。 这才注意到,林有钱手上做的,和周围已经做好的器具,大多都是一些比较小的,比如一些日常用的菜篮子,捞鱼的篓、晾晒草药的簸箕等等。 用的竹丝也比较细,不但劈竹条费劲,看起来也不好操作。 而林有根他们做的大箩筐,用的竹丝就比较宽一些,操作起来也简单。 姜羽若有所思,便跟着看了大半日,时不时在本子上写些什么…… 林有钱这会儿已经从那股兴奋劲里出来后,看着姜羽显然不放弃,便有些头疼。 他和姜羽之前一起研究背篓,没少相处,也知道姜羽的性子。 便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小羽啊,不是我不愿意,只是你看我这忙成这样了,哪还有时间去村学教学生啊? 到时候为了教学生,单子没做完,耽误了收成,那不是坏事儿吗?” 林有钱有他的顾虑,但姜羽也有这么做的道理,想了想,开口道:“叔,您先别急,您担心忙不完,是因为你们人手不够,等您开了课,到时候不就有人手了吗?” 林有钱连连摇头:“那哪成啊?竹编哪是那么好学的,你也在这看我做了半天了,你自己算算,编出一个篮子需要多少工序? 学会编篮子容易,但是要想编出来的篮子结实耐用,哪有那么容易? 一个工序没做好,那篮子就不成,要不然为什么大伙儿都宁愿跟我定做,也不自己去编?” 姜羽连连点头,“那是自然,我知道您对手艺认真,每根竹子都是精挑细选,然后亲自劈开、挨个处理好。 反倒是小花、小草和有根他们,一直坐在那编大箩筐。 想来这最难的,其实还是前头这些准备工序吧?” 见姜羽理解,林有钱也颇有兴致道:“这箩筐要想耐用,不但这编的时候要用力均匀,编的紧实,这竹丝劈得好不好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