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哈哈……哪呀,是你叔稍信说今儿下响回来。这不他难得回来一趟,给他整点好的。你们这是要自个开伙了?” “嗯那。我叔往年不是到了农忙都不得请假?” 站在门口附近的关平安听叶秀荷这么一说,好奇地踮起脚尖,伸长小脑袋望向正直起腰的对方。 与她娘一样,这位她该称奶奶辈的妇人头上也顶着方巾,不过身上多系了一条围裙,瞧着岁数也就三四十来岁。 昏暗的油灯之下,关平安终于见着了这一张脸——这是屯里出名的半边户马庆全婆娘全婶。 何谓半边户? 那就是两口子一位吃着公家饭,一位在老家下地的家庭。而马振全据说就是在邻市挖煤的下井工人。 如今他家的大儿子就跟着他爹也当上了挖煤工人,剩下的几个孩子跟着母亲在屯里生活在公社上学。 此刻随着小毛驴一圈圈地绕着大碾盘走着,石磙在碾盘上缓缓转着,灰白的麦粉从石磨的沟槽里淅淅沥沥地落下来。 在屯里,不是年节,能在寻常日子吃上面粉的人家,看来这挖煤的,日子过得确实如屯里那些妇人所言真不错。 “哈哈……他呀?”全婶脸上怎么也掩饰不了激动,“这回我爹过生辰,他跟单位特意请了假。” “那你是得给我叔整点好吃的。”叶秀荷闻言附和地笑着,很有眼色的没去戳破对方的谎言。 马振全的老爹老娘早就骨头渣子都没了,对方说的爹无非是老丈人。啥时候一个老丈人的生日值得这么小题大做? 有了小毛驴推磨不止省事多,更是速度快了不少,要不然家家户户的口粮就全靠人力推磨,那大石磨还死沉死沉的,像全婶这样的半边户别说下地干活,恐怕等她男人回来还得要抓瞎。 按理来说,在春耕期间和农忙期间,毛驴和牛这些牲口还有其他用途,就比如隔壁王家庄生产队的磨坊。 他们的大队长就规定不准在这期间动用牲口,想磨面?简单呀,想吃饱就靠人力,要不就送到专门收加工费的磨坊。 从这点上来说,后屯比前屯更为有人情味,以马庆国为主的队干部还真不错,要不然大伙该得多累呀。 当然小毛驴也是金贵物,轮到磨地瓜干了,后面的年轻人就趁着它缓口气当口,自己稍微收拾一下磨盘,把盆里泡着的地瓜干搅几下,猛一使劲端到磨盘上,身边的人帮着拿起勺子往往磨眼儿里喂了两勺料,而他自己则抱住磨棍推动磨盘,石磨盘吱吱转动,面糊糊顺着磨盘流出来。 队干部讲人情,底下社员也服气,难怪她爹说马六屯的村民淳朴,行事敞亮,这地儿不错…… 第133章 清晨 分家后的第一个早餐,叶秀荷就是有心也无力,之前已经在磨坊里耽误了好一会功夫,加上她半道回来时,赵秋月已经占了铁锅开始煮粥,她只好放弃了烙煎饼的打算。 烙煎饼可不是什么好活儿,这要是等过得日子到了夏天,又累又热,烟熏火燎的,一桶糊糊烙完,手脖子都累酸。 本想着趁着现在没人盯着又时节合适,自己多烙点煎饼,免得大人下工晚了会饿着俩孩子。 可这一通折腾下来,眼看快到上工时间,她只好不得不一边熬粥,一边往锅边贴几个饼子先对付一顿。 果然,这边一家人刚吃完,那边之前关有寿和马振中去往县城路过公社领回的高音喇叭也伴着杂音刺啦刺啦响起。 “……现在开始广播啦,往后社员同志们记住啦,再上工不给你们敲钟提醒儿了,大家伙都快给我麻溜出门,迟了全扣分……” 这话顿时惊得刚分家的关家人很是一阵鸡飞狗跳。 关大爷背着双手,早就看不惯大儿媳和老儿媳妇俩人自从起床后为了争谁先用锅烧饭而生了一场闷气。 如今他更是眼神冒火,当公公的不好开口责怪儿媳妇,可老伴不是在嘛,他瞪了两个儿子一眼,对着关大娘皱眉道:“年轻人当不得家,该提醒你得说几句。” “你放心好了,有我看着她们呢。”关大娘麻溜地朝老伴使个眼色。之前被分家乱了心思,现在一晚冷静下来。 她越发觉得老儿子在替他媳妇遮掩,啥那些钱是他自个赚的,是个屁呀,那手巾就是自个的。 她没怀疑自己老儿子,倒是越发觉得自己不见的私房钱一准是老儿媳妇偷的,正想收拾马杜鹃。 至于老大家的,那是顺带着的,不给敲打老实,还不得爬到自己头上。就是分家了,也轮不到儿媳妇当家。 前院发生什么,后院两房无从得知,与包好头巾要出门的赵秋月和叶秀荷俩妯娌不同,孩子们则是非常兴奋。 概因之前,运回广播的关有寿说了。 以后每天清晨6点,《东方红》乐曲会准时响起,6点半是个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到了7点是省内新闻联播,7点半才结束。 中午11点开始播音,12点半结束。 傍晚是6点,晚上7点还是早上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之后就开始播放歌曲、评书和京剧一直到八点半结束。 而他们往后不用出屯子就能听到全省甚至全国的消息,更重要的是据说还会播出适合他们的儿童故事。 关平安下意识地瞟了眼关小竹,见她脸上露出欢快笑容,看来这个什么广播上的内容还是比较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