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宜臻知道这事儿闹出来,大家情面上都不好看,却只当没瞧见,默许了思绿的做法。 泥人还有三分脾性呢。 她卫珩哥哥随手吊在草帽里的一块暖玉就是几千两,和核桃仁一起随意裹在灰布里的砚台就是四大名砚之一,冬日送炭夏日送冰,都是一大筐一大筐的上等品。 她见识过的好东西多了,当谁还真的稀罕这一二两的月例银子不成。 她不去拿月例,也没见管事儿的大伯母派个小丫鬟来送一次。寄春居十几日不去点菜端饭,大厨房就从未和老太太禀报过一句。 可见都是不把她放在眼里,觉得她这个五姑娘再没必要敬重的了。 那又何必要与他们嚼那些没用的舌根呢。 左右闹出来了,也是他们自己没脸。 宜臻听了卫珩的话,放开了手脚花钱,只管自己舒心最重要,反正她在金掌柜那儿买东西,对方都是拿最低的成本价给她。 一开始,宜臻也犹豫过,推拒过。 可是金掌柜是这样说的:“姑娘可千万别与我客气,这些产业都是公子置办的,收您银钱已是理亏,如何敢再多收呢。” “可是你们这里卖给旁人......” “那是旁人,与姑娘又是不一样。姑娘是我们公子的未婚妻,日后嫁与我们公子,这些东西早些用晚些用,又有何区别呢?便容许我说句最不好听的,日后若是姑娘真不嫁我们公子了,那也是我们公子平白耽搁了姑娘的年岁,赔您再多东西,都是应当的。” 宜臻......宜臻竟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只不过虽然心底觉得有那么丁点儿道理,却也不能真的平白拿人家的东西。 给银子金掌柜不肯要,她就只好送旁的物件了。 什么自己酿的梅子酒,自己抄的佛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古籍,亲自去庙里求的平安符,宜臻隔三差五就送到轩雅居去,极客气地说是为了感谢金掌柜这些时日的照拂。 虽然金掌柜并不喝酒,不爱看游记,也不敢戴那金贵的平安符。 所有的杂七杂八的玩意儿,最终都寄到了江南。 卫珩一路行官道南下,边游历边走,等终于回到了卫府时,已经入了秋了。 府里堆了不知道多少纸佛经,攒了不知道多少平安符,还有好几只镇宅压凶的辟邪符。 他沉默片刻,把那叠符纸一张张压平,给京城的小姑娘回了一封信: “你要再把时辰都浪费在烧香拜佛上,信不信我打折你的腿。” 宜臻收到信后,气了一小会儿,又忍不住写道:“你家的掌柜不肯收我银钱,我又不想做个没良心的白眼狼,不烧香拜佛,又该准备什么礼回你呢?” 当月月底,宜臻就收到厚厚一个包裹。 里头装满了题册。 另附一纸,上头写着:今冬生辰,静待佳礼。 意思便是,宜臻若能在他生辰前把这些题都给作完,便是送与他最好的回礼了。 财大气粗卫珩。 冷心冷肺卫珩。 不解风情卫珩。 宜臻郁闷极了。 她把刚刚画好的踏雪寻梅图给揉成一团,在画纸上描了只憨态可掬的猪。 咦,真像卫珩。 ...... 总而言之,虽然“远离尘世”,在府里受尽了冷待,但因背靠着这么一座谁都不知的大山,宜臻反倒过的比以往痛快自在许多。 有时候她也想,嫁得金龟婿嫁得金龟婿,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不过世人眼里的金龟婿,往往都是高门贵子,身份煊赫者,而宜臻却觉得,卫珩这样最好。 他从不会像旁人那样,把她当做一个“女子”看待,也从不把她当孩童忽悠。 在他眼里,她是一个和季连赫、亭钰、金掌柜一般无二的人。 她觉得很快活。 便是日后他有了自己真正心爱的姑娘,不愿遵循这桩婚事了,宜臻也愿意与卫珩做个纸笔上的交心好友。 不怀一丝怨怼和记恨。 就是,也许有时候会有些遗憾罢。 ……宜臻真想知道,这世上能让卫珩倾心,与他举案齐眉,琴瑟和鸣的女子,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我就说他们贪了罢!” 外头院子里忽然传来思绿气愤的嗓音,“一篮鸡蛋多几十文,一只鸽子多几十文,一罐子盐又多几十文,这样几十文几十文算起来,一月里还不晓得要贪去多少呢!贪墨我们的银子,苛待我们的膳食,也不知他们的厚面皮是如何长的!” 原来是柳婆子从外头买了食材进来,几个丫鬟们正围着她问价钱,不问不知道,一问,与大厨房给的价不知道差了多少。 思绿都快气死了。 五姑娘的花销虽从自己的私账上出了,她们这些丫鬟却依然还领府里的份例,平常要煨个鸡蛋都不肯,原来竟是占了她们这么多便宜! “其实未必就有这么多。” 红黛倒是理性几分,“柳婆子是寻了自己相熟的乡户人家,一家一家零散着去收的,大厨房采买的量多,未必就有这样的功夫和耐性。再有,他们也不止对我们如此,前些日子零露去给大厨房煮糖水鸡蛋,也是另给了鸡蛋和柴火钱。” “这年头,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你没见大太太如今管着家,却日日愁眉苦脸的,这季的秋衣,拖到如今还未发,想必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呢。” 思绿蹙蹙眉:“怎么就这般捉襟见肘了起来,一季秋衣也不过二三十两银子,账面上都支不出了么?若是府里真的山穷水尽,大太太怎么还敢照着旧例来?” 这便是祝府最让人叹息的症结所在了。 自从老太爷去世,侯府成了伯府,又到如今削爵去职,进项是越来越少,偏偏管家的都不肯舍了体面,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各项开支依旧照着往常的定例来,可不正是卯吃寅粮,入不敷出么。 “左右我们是管不着这些的。” 红黛心里头有数的很。 他们姑娘如今已经十三四了,至多在府里呆个四五年,便要嫁去江南。 祝府如何,他们管不了,不敢管,也没必要多管。 说的苛刻些,便是姑娘嫁去了江南,正经娘家也在黎州而非京城,何必要去管这些隔房的叔伯婶娘以后是怎么过日子的呢。 他们又不是没有儿女。 正这样想着,院门外就传来几点动静,风拂草木,飒飒作响,还有姑娘家的细声软语,随着脚步声愈来愈近。 “五妹妹,你可在里头?我们来瞧你了。” 红黛连忙放下手里的物件起身:“定是二姑娘三姑娘他们来给姑娘贺寿了,你去告诉姑娘,我去开院门。” 今日是宜臻的生辰,但因为不是大生辰,不用大摆宴席,又因她最不喜麻烦应酬,便干脆“卧病在床”,自己吃碗长寿面也就算了。 但是没想到,往常来往不深的姊妹们今日竟然都约一块儿来给她祝寿了。 除了几个堂姐妹,还有表姑娘戚夏云,都带来生辰礼来,一样样摆在桌上,衬着红纸,确实也显出几分喜庆。 祝亭霜送的是一方好砚,祝宜嘉送了一只样式老旧的珠钗,底下的妹妹们也一样,要么送笔墨纸砚,要么就是绣品首饰。 唯独戚夏云心思巧一些,给了她自己亲手调的一盒香,并一张调养药方。 宜臻一一收下了,倚着床头,唇色苍白,细声细气地道了谢,说两三句话咳嗽一声,十分的病弱体娇。 “怎么养了这么久还不见好?” 祝亭霜微微蹙眉,语气清冷,“如若不然,便让太医来看看。免得日久天长地拖着,小病反而拖出大病来。” 宜臻虚弱地咳了咳:“之前母亲也请太医来看过的,都只说静养便好,昨日是不小心吹久了风才如此的,二姐姐不用担心。” 虽然上次在亭间小路里的对话算不得愉快,但祝亭霜如今对这个妹妹的印象暂且不太坏。 最起码自从上次警告过她之后,她就再未与惠妃联系过,也从不接惠妃抛过来的橄榄枝,看来还是个懂分寸知进退的小姑娘。 是以这次宜臻生辰,她也难得来了,还送了一方价值不菲的砚台。 “这最早先还是御赐之外,是皇上赏给太子的,后来太子又转赠......这是什么纸?” 说至一半,祝亭霜忽地停下来,目光落在桌案上写到一半的临帖上,却不因为那字,而是因为那纸。 触感柔滑,质地白细,她提笔在上方写了一两个字,只觉得半点凝塞之意都未有,写起来竟是难得的舒服畅快。 于是这么一写,她就又看见了桌案上的砚台和墨,砚台是极好极好的歙石砚,墨锭也是松烟墨中的上上品。 这样好的墨,连她都不肯大狠磨。这歙石砚,若她眼力不错,应是连花钱也买不来的名砚,比之她那只御赐名砚更稀罕。 还有多宝阁上那只小碗,床帘旁挂的玉,随意散在美人榻上的古籍......乍一瞧无一物什起眼的,但细细端详了,才发现十之七八都值得琢磨。 祝亭霜的目光落到了床上。 小姑娘半倚着身,唇色淡淡,面色苍白,唯有一双圆溜的眼眸能看出她往日的聪慧与灵动。 其实单论相貌,府里长的最好的是三妹妹宜姗,宜臻如今还未完全长开,在姊妹里并不十分出挑。 她以前从未多注意过这个堂妹。 因为觉得府里的这些姊妹,眼界见识不过也就那样,注意了也只是白浪费时间而已。 可打从惠妃来信那件事儿后,祝亭霜就渐渐觉得这个五妹妹不似她表现出来的那般简单。 今日瞧见了她屋里这大场面,她心里的警觉和怀疑就更多了。 祝宜臻究竟是个什么状况? 她觉得自己须得好好弄明白。 祝府是祖父的心血,祝亭可霜不想自己殚精竭虑,费心谋划了之后,却被这些短视好利的蠢货毁了精心铺就的大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35章 只不过这样的事儿,要问自然是不能当着人问的。 祝亭霜蹙蹙眉,暂且按捺住了心底的疑惑和想要质问的冲动,摆出一贯的淡面色,挑了张椅子坐下来:“这纸瞧着不错,从前似乎未见过,也不知是哪儿产的,又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