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情报
与此同时的明州水师军营之内,三艘新型战舰的的建造也正式进入了收尾工作,随着工匠们陆续结算了工钱,心满意足地离去,那两个混迹于人群中的倭人探子再次发现了一些蹊跷。 数十日之内,又有七八十辆镖车陆续进入军营,从车辆的大小上来看,运送的东西绝非此前的三十六架改进型弩床。 为了弄清楚这批物质到底是何物,两人准备故技重施,将与他们熟识的那位水军士卒骗出来喝酒,只不过这一次,士卒却很不配合。 “喝酒误事,上次醉酒耽误了值守,被上官罚了一个月的俸禄,可不敢再喝了。” 眼见强求不得,两人无奈之下,只能各施手段暗中观察,总算在他们被安排结账出营之前有了些眉目。 在工程结束前的最后几日里,水军竟在军营里搭起了一座烟囱,根据那烟囱的大小与样式,加之烟囱下方简单棚屋的布置,两个资历颇深的密探轻易便能判断,水军所新建的是一座小型的冶铁坊。 由此便不难确定,此前送入水军库房的应该是一车车等待炼化的铁矿石。 他们新建一间冶铁坊做什么?两人面面相觑,却如何也想不出祝浪此举的目的,难道说是明州水师以为与他们的这一仗必定是一场持久战,未免弹药不足,直接在明州生产火器? 若果真是如此,至少要再有一座火药制造坊相配合吧,须知道海战之中,所用最多的武器并非掌心雷,而是穿云箭,后者是不需要太多的铁质外壳包裹的,反而需要大量的火药才能生产。 水军的这一波迷之操作令这两位密探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索性也就不再多想了,他们的任务只是搜集情报,至于如何分析并制定作战计划,那是统领大人的事,并不在他们的职能范围之内。 消息很快传回了倭人水军目前驻扎的琉球群岛。 自祝浪冒险出海带领残余部队逃离倭人的封锁之后,琉球便被倭人彻底占领,成了他们的中土补给之地,大将军藤原信坐镇最前线,他此番来是要找唐钰一雪前耻的。 厚达数十页的情报被送抵藤原信的长案之上,在他仔细过目之后,才分派给帐下的幕僚们。倭人的密探果然足够专业,不但详细阐述了新型战舰的所有构造,甚至画有细致入微的剖面图。只是看这几张详图,藤原信便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不由得暗叹一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纵然盛唐衰弱,中原王朝依旧不可小视,如此庞大的战船,只怕是这周边海域之上的巨无霸了。 长久的沉默之后,幕僚长谷川宗一郎首先开口:“第二层应该是安放弓弩的舱室。” 藤原信点头,经过南海一战,不但自己在其中吸取到了教训,便连大宋的船只也做了改进:“将火器放进船舱,是为了防止海水浸湿火药,上一次我们便是在此处吃了大亏,想不到他们的改革远比我们要彻底。” “照这张剖面图来看,宋人的战船中竟有十二张弩床,分左右两边放置,作战时将船横向面对战场,作战面积远比我们只在船首安装两张弩床的攻击范围要大出许多,如此一来的确能够提高战力。” “不错。”藤原信皱眉,不过随即又哈哈大笑起来,“一艘船有十二张弩床是不错,却也不能同时作战,最多也就是船舷的一面可以发动攻击,即便三艘战船同时发射,也只有十八支穿云箭,并且攻击范围必定相对集中,只要我大军散开,凭借我们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只需一波攻击,便足以令对方葬身大海。” 藤原信倒并非信口胡说,倭人为了报当年的全军覆没之仇,集结国内各个家族的实力,打造出三十多艘战舰,纵然此前两战之中有所损伤,如今整个水师也有着极其恐怖的二十三艘战船,这样一个数字面对大宋水师,可不就是压倒性的优势么。 “可是……”另一为幕僚渡边秀一却有些担心,“情报中并未说明宋人安装的弩床威力究竟如何,如果宋人在弩床上也作了改进增加了穿云箭的射程与威力,那……” 藤原信大手一挥:“渡边将军多虑了,弩床的研发一直也是我们从未懈怠之事,他们再如何改进,难道还能强过我们?至于穿云箭的威力,沐辰风说了,他的黑火药已是最完美的配方,即便是唐钰那小子手中的火药也无法与之媲美,唐钰以为手持重器便可以掉以轻心,自从建设渔州之后便兵器入库马放南山,直到我们突然发起了两次海战,这才有所警觉,只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是绝对不可能拿出威力更为巨大的火药的。” 帐下所有人纷纷点头,将目光扫向图纸上的舱底,那里是大宋新型战舰的动力系统,图纸画的是清晰明了一看便知,只可惜在座所有人都表示看不懂,只凭这样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便能推动如此大的船只航行?是否有些太过异想天开了? 还是长谷川宗一郎一指船舱底部一横一竖两根木料的相交处,那里并未彻底交合,而是保留着一定的空隙,看来是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零件,只有安装上了那个零件,这个装置才能连为一体。 “他们的船还未下水,也不知道航速如何,若是速度太快,我们又当如何应付?”宋人的作战方针便是四个字:打不过,跑。便连明州水师统领祝浪也是这般的老油条脾性,似穗州水师统领滕浩那般有血性的实在是凤毛菱角,若是宋人发现不敌调头便跑,凭借这从未见过的驱动系统逃之夭夭,然后时不时在背后放冷枪,他们又该如何招架? “长谷川将军多虑了。”对于此点,藤原信更是自信,“他们的船如此巨大,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使航速超过我们?这一次,我们便要将宋人彻底击败在东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