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失势
与此同时的京城相府,左相王安石正躺在自己的卧房之中。 他的身形消瘦面容枯槁,与平日里的意气风发有着天壤之别,腹部的伤口还在往外渗透着鲜血,而令他感到心灰意冷的,却是皇帝的一道圣旨。 那是一卷名义上令其安心养伤,实则是削其政权,令其闲赋在家的旨意。 随着“吱呀”一声传来,房门被推开,长子王雱疾步走了进来,见了父亲,也不行礼,只是轻声说道:“孩儿已然打听清楚了,因为父亲遇刺一事,皇上听信了司马光的谗言,认为变法推行得太过刚猛,民间怨声载道,今日刺伤的是父亲,明日遇袭的便可能是皇上,为了安抚民心,这才削了父亲的权限。” “简直一派胡言!”王安石闻言大怒,原本因失血而略显苍白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连续的几声咳嗽更是令王雱心惊不已,连忙出言相劝。 “外面的形势如何?” 王雱回道:“三司内人心惶惶,有几位墙头草见形势不对,已然投靠了司马阵营,御史台的言官们参奏父亲的本子足有一人之高,京城禁军统领王韶已被枢密院革职。” “呵呵……”王安石闻言一声惨笑,“便也就是说,我们的势力在一夜之间便已土崩瓦解。” “树倒猢狲散,虽然圣上并未放弃变法,却也对父亲的铁血手腕表示不满,似乎打算换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司马光若不趁此机会进行打压,那才是出了鬼了。” 王安石幽幽叹了一声:“唐钰那小子说的果然没错,没有信仰的政治团体宛如一盘散沙,风吹即散。对了,那小子如今身在何处?司马光对他下手了吗?” “皇上在颁下令父亲在家静养的圣旨时便发出了一道金箭,令唐钰班师回朝,如今算算时间,这道金箭应该已然递在了唐钰手中了。” “唉,我等能不能咸鱼翻身,便看唐钰这小子够不够聪明了。” 王安石的话说的隐晦,王雱却是能够听懂的,如今王韶被撤职,王安石一派失去了京城禁军的控制权,没有军队在手的政治团体,宛如一个还未成型的泥塑一般任由对手揉捏,而司马光还未对自己下死手,便是忌惮远在塞外的那一支唐钰手中的新军。 虽说这支军队区区两万之众,展现出的战力却令人胆寒,只要有这支训练有素,又拥有唐钰所配制的武器加持,司马光一党便没有必胜的把握。 念及此处,王安石忽然想到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云玉县唐家如今处境如何?” 王雱面有难色,却还是知无不言:“新任京城禁军统领闵元借口训练新军,将云玉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想必司马光的用意是打算控制住唐钰的家人用以威胁,逼唐钰就范。” 王安石闻言不由得又是一阵咳嗽,唐钰重视家人远胜忠君爱国,司马光软禁其妻子之事,唐钰日后必定会找回场子,只是当下的局面,也不知他会不会因为家人而自投罗网。 若是唐钰真的撤军,那自己便一丝搬回局面的余地都没有了。 惴惴不安之中,时间又过了七日,据王雱布置的眼线回报,皇宫里不时便有一骑怀揣一支金箭出北门而去,连同这一日,皇帝已然向唐钰发出了五支金箭,而这一日,第一位拿着金箭去传令的使者打马回城。 之后便传出皇帝震怒掀翻龙案的消息,随即,皇宫的侧门门楼大开,又一骑快马直奔北门,王雱心中盘算,这已是第六支金箭了。 便也就是这一日,布防于云玉县之外的京城禁军突然进入了县城,一千将士将城中的唐府包围,便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府外。 闵元看看天色,又看看前来传旨的内侍,忽的一挥手:“破门。”两名属下得令,上前两步便一个鱼跃翻过了围墙,自内将门打开,一众士卒蜂拥而入,将原本便不算大的院落堵了个严严实实。 “给我搜,切勿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一时间,唐府内一阵鸡飞狗跳,院中的坛坛罐罐尽数被砸坏,座椅家具也被拖离了原位,但凡是能藏人的地方都被搜查了数遍,这才有一名校尉前来禀报:“院中无人。” “怎么可能?” 自王安石被削权之日起,枢密院便下了包围云玉县的命令,唐府外更是有数十位探子日夜监视,闵元绝对能够保证唐家人并未出城。 可如今唐府之中人去楼空,却又是怎么回事?若是此事办砸了,自己又将如何向右相大人交代? “他们必定还在城中,给我全城搜捕,绝不能放唐家人出城。” 闵元绝不相信,一群妇人孩童能够从自己的眼皮底下逃走。 对于军队搜城的行为,整个云玉县的百姓拿出了抵抗的态度,特别是在知晓所搜捕的是唐府家人之后,反抗的声音更加洪亮。面对士兵手中的长刀,百姓们怒目而视:“不消说我们确实不知道唐府家眷的行踪,便是知晓,也决计不会出卖唐家。” 唐钰在云玉县的威望很高,作为司马光一派的闵元也只是略有耳闻,想不到只是一个搜捕,便激起了当地百姓的民愤,看来只能继续采取围城的办法以防唐家人潜逃出城,等待右相大人定夺。 只是自己办事不力,也不知会不会受到责罚,自己才刚刚上任京城禁军统领一职,这交椅还未坐热便要让位,闵元实在心有不甘。 因为搜不到人,略显烦躁的闵元在唐钰院中的水井旁打了一桶井水洗面,若是他沿着井壁向下,便能发现在距离井口一丈处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地道入口,这条地道是当初唐钰在住进这座原本属于裘家的地主大院时便令虎子所挖,耗时整整半年,直通城外土地庙。 便在闵元下令驻军进城之时,唐府家眷便依靠此地道出了县城,此刻早已在前往武定县的路途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