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而书院与外界不同,若说在李轲入学前便打探他的消息,实在是不大可能,因此只可能是后者——有人认识他。 梁乐将书院的学子名册找出来。这名册人手一份,主要是为了让学子之间能相互认识一下,不至于“见面不相识”。 她将年岁太大的排除——这类学子入学之时,李轲可能都还未开始念书。再排除掉清楚知晓过往经历的学子,如阮卓等。 冯远。 她的目光落在了这个名字上面。 “会是他吗?” 这人虽然应当不知晓李轲在原阳县时的事,但他一直看不惯李轲,算是与他结仇了。若说他蓄意报复,也不是不可能。 可…… 上回她以为彼此依然和解,难道是这人又变卦了? 李轲知道她心中的怀疑:“问问便是。” 冯远虽然嚣张跋扈,甚至还想过下药害他,但也不是个装模做样的性子。 “我这便去找他。”梁乐打定主意,就要过去。这事不管和冯远有没有关系,总归聊两句也不碍事。 李轲不放心她独自去:“我与你一道。” 梁乐摇摇头:“不用啦,冯远不是还想求娶舒瑶?我和舒瑶关系那么好,他不会对我怎么样的。万一这事真的是他做的,你去了他可能还更不好说话。” 说实在的,她与冯远并没什么深仇大恨,即便两人起了争执,也不会愈演愈烈。但若是李轲也在场,冯远万一起了歹心,后果更严重。 她态度坚定,李轲也没办法,只好由着她去了。 · 冯远到底有真才实学,上回入学时候分到了乙班。 他的实力得到了证明,其他学子也不再背后说他买进书院的事了。 就这样,竟也多了几个挚友,他近日来的精神气亦是更足了些。 梁乐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与另一位同窗谈着一篇文章。似是恰巧谈完,那学子看出她找冯远有事,自觉先行一步。 虽然二人勉强算是言和了,但仍是交际甚少。冯远也没想到梁乐突然找他是为了什么:“梁乐?你找我可是有事?” 梁乐见他态度如此自然,心中最后剩下的一点怀疑也被打消。冯远若是真的背地里传李轲的流言,应当不敢这样与她打招呼。 “前些日子,李轲祭奠他娘亲之事,你可有听说?” 这是她不愿李轲跟来的另一个原因。询问之际,这事不得不被拿出来反复提起。即便李轲坚强,她也不忍心。 “自然。”冯远答道。 这件事早已传遍了书院,若是不知晓才显得怪异。 他继续道:“不仅如此,李轲与庄方课上的那席问答我亦是有所耳闻。” 梁乐不与他绕弯子,直入主题:“你可知道,有哪些人会知晓他娘亲的忌日?” 听了她这问话,冯远皱起眉头。他不是个蠢人,自然明白了这话背后的意思:“你怀疑我?” “起先的确有些,但此刻我知晓不是你。”梁乐并不遮掩自己之前的想法,“你虽然纨绔了些,但基本的孝心还是有的。” 冯远面色稍霁,回答了这个问题:“若说有谁知晓,书院百来位学子,我并不清楚。但有一位一定知晓。” 他说得神秘,梁乐只听了着急:“别卖关子,直接说吧。” 清晰的两个字从冯远口中吐出:“宋珩。” 这名字是梁乐未料到的,她重复了一遍:“宋珩?他怎会知晓?” 这件事一时半刻说不明白,冯远让梁乐坐下,慢慢说道:“李轲是原阳县县试案首,听闻被那县令赞不绝口。府试前我便想与之结识,但他心高气傲,不愿与我相交。” 这事梁乐知晓,这便是他与李轲矛盾的起点。 和她的经历亦是有些相似。若非李轲不爱与陌生人结交,她也不会来到这儿,更没有如今这许多事了。 虽然不懂怎么说起了府试那会的事,但她仍然点点头,示意冯远继续。 “那之后,我气得很,干脆寻了其他原阳县考上的书生来,向他们打听李轲这人的事。他们大多告诉我李轲幼时家贫,后来因缘际会,得了当地一位有名望的夫子青眼,亲自教导,甚至在母亲逝去后随着那夫子四处游历,结果一回来便取了个县试案首云云。” 这段往事梁乐还是在与李轲重逢之后,才听他提起过。但李轲说得简单,寥寥数语便带过了,她想知道更多,又不知从何问起。 没想到冯远比她知道的还多。 她来了兴致,连宋珩的事都愿意往后挪挪:“你仔细与我说说他那几年的事。” 冯远奇怪地看她一眼,这些都只是他说起宋珩之前的铺垫罢了。但既然她感兴趣,也不在乎多说两句。 他喝了口茶,将自己之前打听到的事统统告知梁乐。好在那几个书生话多又嘴碎,不然他哪愿意听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 梁乐听到这些事,忍不住更心疼李轲。要是她那年没有莫名其妙地昏过去,没有心血来潮穿那身裙装就好了。后悔只停留在她的脑海中一瞬,将李轲的事事无巨细地了解完,她便继续听冯远说起宋珩。 “在我问过的那些原阳县的书生之中,有一个颇爱炫耀。你知晓白阳书院名气不小,不少学子都盼着院试后来此地求学。”他看向梁乐,等到对方点头后才接着说道,“那书生炫耀他有位友人已经在书院之中进学,便是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