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
“嗯。”蔡琰用着只有自己才可以听到的声音回答着。 “那你怎么看,这件事情你父亲就准备给你定下来了。”柳氏望向着女儿道。 那个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很重要的。许多年轻人都是没有见过面,便将婚事给定了下来。今天好歹年轻男女还是见过一面的,己经算是福利了。 母亲直问意见,一时间蔡琰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道:“一切凭父母做主。 说到这件事情,浪子还看过一个说法,上面说古时候男子上门提亲,若长得好看,姑娘满意,就会一脸娇羞的说:“终身大事全凭父母做主。” 如果长得丑不满意就会说:“女儿还想孝敬父母两年。” 古时候英雄救了美女,如果英雄长得帅,美女就会一脸娇羞的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 如果不帅就会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来世做牛做马,报此大恩。” 如此种种可见从古至今,全都是套路呀,呼呼。 蔡琰的回答让柳氏知道其意,这便也是脸上一喜道:“如此,我就去告诉你父亲了。” “嗯。”依然用着自己才可以听到的声音说着。实际上,此时的蔡琰早就没有了自己的主意,现在是心乱如麻,一切太过突然了一些。可是想以前的女人哪一个不是这样呢?真正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又有几人呢? 堂屋之中,张超还在与蔡邕聊着。两人聊的是国家大事。 没有了外人之后,蔡邕便把对时局的担心给讲了出来。 对于蔡邕能够预见到天下可能会大乱,张超佩服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保留的讲了一下。 “是的,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朝统治绵延了数百年,如今上昏下庸,腐败至极,己经到了要出现乱局的时刻了。为此,致远也是做了一些的准备,借着英雄醉大卖而筹钱,继而训练家兵,以待时机合适,便会谋求一番大事。” 这还是张超除了对郭嘉之外,第一次向外人表露这样的想法。这个说法也使得蔡邕一惊道:“哦,依贤侄来看,天下果然会大乱吗?” “定然如此。”张超十分笃定的说着。 这个回答让蔡邕一时陷入到了沉静之中。大约是半分钟之后,这才重新的抬起头问道:“那这般说来,致远是早有准备了?” “不错,广积粮,高筑墙。以待时机成熟之后,便会毅然而起。”张超借用着古人之言而道。 这一切也是有来源的,是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只是这一次张超没有将缓称王说出来,毕竟现在时局未定,天下依然是汉朝天下,说出这些实有些太早了。 “广积粮,高筑墙。”蔡邕在口中重复着,然后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应该如此。但不仅这般,还需要多招揽人才,多获取民心。” “岳丈大人所说是极。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张超连忙用着古人智者的名言而道。 “好,好。”听闻这首次听到的说法,蔡邕亦是心中大喜,他感觉到这个张超果然不愧于外界所说,出口即成章,这其中的道理和名言连他这般老学究都是不得不佩服的。也因为喜欢和赞叹,对于那岳丈大人的称呼也并不反感,甚至还有些心喜。这么好的年轻人就要成为自己的女婿了,这不是捡到了宝又是什么。 看到蔡邕竟然这般的赞同自己,张超也是心中欢喜。 原本以为像是蔡邕这样的文人,天天只是研究学问一定是思想腐化,一定有着极强的忠君思想,一旦自己说出了要改换天下的事情,怕是会引起怒骂也说不定。但未曾想,竟然这般看得开,还真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即然蔡邕这般的支持自己,张超便想借机询问一些事情,这就道:“岳丈大人,刚才于院外,我看到一位名子敬之人,不知您怎么看他?” “子敬,你说的可是鲁肃。呵呵,贤婿好眼光,此人曾向我请教过两次学问,我观其人,是有真才实之人,是一个人才。”蔡邕略一回忆,这便想起了这个人。 “呵呵,我与岳丈大人想到了一起。但就怕是想收服他会有困难呀。”张超脸色上有些尴尬而道。虽然他现在较之以前有些名头了,可还是达不到想招揽谁就可以招揽谁的目地。 “哦,这个无妨。”确未曾想,蔡邕是满脸不在乎的表情道:“子敬这个人我是听说过的,从小被祖母养大,你若是想让其为你所用,只需将此人的祖母接到身边,那个时候便是万事好说。” 张超是真的没有想到,蔡邕竟然会这般的支持自己,不旦不反对,还给自己提出了解决事情的方法。当即起身便拜道:“小婿多谢岳丈大人赐教。” 这一幕正是被前来报信柳氏看到,她原本是想告诉蔡邕女儿也不反对这件事情的,可是一看到这般情景,就知道自己的话不用说了,这爷两都将事情给定下来了。 堂屋之中,蔡邕面对张超这一拜,确是身体纹丝不动。就凭着他把养育了十几年的女儿交给这个男子,那还不值得一拜吗? 眼见张超三拜之后,蔡邕这才起身呵呵笑道:“贤婿请起,请起吧。” “多谢岳丈大人。”张超依然是一脸激动的说着。 “嗯,即然你有如此想法,做为一家人,我当然要支持你了。这样,我会在京城给你看看,如果有合适的人才,便会给你引荐过去,到时候你就可以量才使用了。”蔡邕搂着下马上的胡须,笑面道。 “是,多谢岳丈大人的关心。”张超连忙再一次点着头。 “好,好。”蔡邕呵呵大笑着。 爷俩又在堂屋之中聊了很好,大约是一个半时辰之后,这张超才拜别而退。本来蔡邕是要留他吃午饭的,可是想到那样一来,女儿会太过别扭,这才做罢,反正是一家人,吃饭的机会有很多。 张超走了,柳氏与蔡琰这便进了堂屋,看到的正是蔡邕红光满面之态。 “看把你高兴的,嫁个女儿,好像占了多大的便宜一般。”柳氏看到蔡邕那高兴的样子,便有意出言逗弄着。 “呵呵,这个张致远还真是人中之龙,很好,将女儿嫁给这样的男子,让人放心,亦是我们蔡家的福气呀。”蔡邕确是丝毫不避讳的说着。 “父亲,你说什么呢。”蔡琰听此后是脸上发烧,娇慎而道。 “呵呵,我说什么,你看看吧,这是致远临时在我这里而作的,这诗写的真是绝了呀。”蔡邕说着话,便将一本笔墨还未干的绢纸拿了出来,放到了蔡琰的手中。 “这是什么?”蔡琰有些不明的接过了绢纸,随后只是目光一看,人便愣在了那里,久久不在挪动分毫。 “那上面写着什么?”柳氏看着女儿的变化,好奇的问着蔡邕。 “好了,都是年轻人的事情,我们还是给女儿一点思考的时间吧。”蔡邕笑着摇了摇头,对于张超当面作出的这首诗,他也不好评价。毕竟他己不在年轻,心中没有了对爱情的那种追求和火热。 说到底,心境不到,自然就写不出这样的东西来了。张超能写,证明他心中有爱,那便让女儿去慢慢体会吧。 蔡邕和柳氏离开了,蔡琰依然还是站在那里,看着这首二八字的诗句,久久未语,但是眼中的泪水确以然流出,显然她是读懂了这诗中的意思,也知道了张超的心思。 一闪而过动我心,但见佳人美娉婷。此生钟意誓不悔,共续真情谓生平。 充分的说明了张超对于初见的蔡琰如何的爱慕,同时愿意共度此生之愿望。 蔡琰还站在屋中,做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与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齐名的蔡文姬己经被深深的感动和打动。始作恿者张超此时确己经离开了蔡府,正奔向洛阳马市而去。 马市,毫无疑问便是买卖马匹之地。张超早就答应了赵云给他弄一匹好的座驾,这一次来到了洛阳,又岂有不重诺之理呢? 只是这并非张超出了蔡府之后办的第一件事情。他做的首要事情是叫来了一名锦衣卫,吩咐其去将王德找来。 两人带着护卫和暗中保护的天眼成员一路便来到了马市。 此时,正逢午时,马市的大门口是人来人往,非常的热闹,也因此有不少人在此摆了食摊。 卖面的,卖烧饼的,卖肉的,卖酒之声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来,子龙,我们也正好座在这里吃点东西。”张超招呼着赵云便来到一个小摊之前。这是卖肉的地方,狗肉的香味老远便可以闻到。 一见来了客人,老板连忙跑过来招呼着,经一番介绍之后,两人点了一些狗肉和英雄醉。 其它的锦衣卫们也是寻着附近的桌子座下,除了点东西之外,大家的神情都是有些紧张,毕竟这里是闹事,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会发生的。 酒肉很快被端上,张超与赵云也不客气,伸手大快朵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