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761节
书迷正在阅读:逃生游戏的炮灰小少爷、神医不神、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猫、神明游戏、总有人阻碍我认真工作、大明国师、【哨向np】白月光今天裂开了吗、色情生存阿尔戈号(NPH)、据说我是大魔王[快穿]、精灵掌门人
可这条路,他做到都督同知就是顶点了,最多就是以后年老外放,可能会加右都督衔,但是,也不过是虚职而已,不顶什么用。 真正的军府话事人,他是不可能当上的。 这是一众勋贵的默契,朝廷这么长时间以来,除了洪武时代和永乐时代,曾经有零星几个非勋贵的实职都督出现,基本上,能够在军府掌事的都督,都是身负爵位的。 这中间的原因复杂的很,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楚。 但是总的来说,武兴想要成为军府的都督,哪怕不是中军都督府,只是其他相对没那么重要的军府,也难比登天。 而最难解决的,就是让勋贵们答应这件事,实职都督作为勋贵们的固有特权之一,想要让他们交出来,基本不可能。 这件事情,就连他背后的定国公府,也不会答应,更不要说,区区一些武臣的人情,能起什么用? “看来武同知是不相信我?” 谈到此处,朱仪的脸色总算是有了波动,似乎在思考,应该怎么继续说服武兴。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武兴却摇了摇头,道。 “国公爷不必说了,这个忙,下官帮了!” 这下,倒是叫朱仪有些意外。 这件事情,他的确是有把握的,但是,他的把握在何处,却是不能说的。 因此,武兴在此刻答应下来,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见此状况,武兴倒是一笑,带着些许的狡黠,道。 “国公爷刚刚对下官说了,您这么做,是为了军府风气清正,重塑军府风纪,下官身为军府之人,岂可只顾一己之私,不顾大局?” “何况,国公爷所求之事,并不是什么难事,即便只是为结个善缘,下官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口气听着有点熟悉 朱仪微微一愣,这不是,他刚刚搪塞武兴时的口吻吗,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深深的望了武兴一眼,朱仪似乎想穿透他平静的脸,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但是这显然不可能 于是,朱仪只得点了点头,道。 “如此,便多谢武同知了。” 夜,暮色降临,总算是让闷热了一整天的皇宫,多了几分凉意。 灯火通明的乾清宫外,朱祁玉负手而立,感受着微凉的夏日晚风,静静的听着来自舒良的禀报。 听完之后,他轻轻的点了点头,脸上浮起一丝笑意,道。 “这个朱仪,的确是个人才,朕没看错他。” 对于军府的改革,朱祁玉其实一直早有心思。 他见过大明后期盛武弱的样子,虽然说并不像前宋一般过分,但是,最迟在隆万年间,武将的地位就低到了可怕的地步。 在往后,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三品武将见到七品御史,都要低头行礼的地步,这绝非是武平衡的常态。 当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十分复杂,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太平时节,武将的地位下降,臣的势力变强。 但是除此之外,勋贵把持军府,内部腐败,军府不断败落,侵占军屯,军纪废弛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原因之一。 而且还有历代皇帝的偏向,土木之役这种重大的事件影响,堆积起来,渐渐便形成了明后期的这种局面。 这种局面一旦形成,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武将衰弱,难有名将,纵然是有,也往往难有善终。 以朱祁玉的眼光来看,自家好大侄儿以后,真正军人出身,能够被称为名将的,也就只有戚继光,李如松这两个,剩下的,俞大猷和李成梁也勉强能看得过去。 至于其他的,虽称名将,但是大多出身脉,或许擅谋略用兵,但是,却未必真的能称为大将。 毕竟,身为将军,是要上战场厮杀的,虽然人当中,有那么几个如王阳明一般武双全的,但是终归大多数的人,都并非习武出身。 即是如此,那么在战场上,他们便不可能身先士卒,更习惯隐于阵后,坐镇指挥。 但是,只要仔细翻一翻史书就会发现,一军之魂在于将,秦之白起,汉之卫霍,唐之秦程,宋之岳飞,无不是战场勇勐,以一敌十乃至以一敌百之辈。 唯有这样的将领,才能带出有血性,有战力的军队。 大明在洪武,永乐年间,也有这样的人,诸如常遇春,蓝玉,甚至太宗皇帝自己,都是单枪匹马能够率军冲阵之辈。 但是随着老一辈的将星凋零,这样的人便再难出现了。 或者更准确的说,不是再难出现,而是再难得到应有的地位了。 就说戚继光这样的人,如果在元末乱世,甚至都不必是元末乱世,哪怕是在永乐年间,他都必然会大放光芒。 但是,生在一个盛武弱的时代,他哪怕是走到了武将所能走到的顶点,可依旧要依附于臣。 他能够毫无保留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并非是因为他自己的地位够高,而是因为朝廷里头有一位张太岳,在庇护着他,用他来扫平倭寇。 然而,张居正一倒,这样一位将星,哪怕身负如此战功,也只能随之被罢免归乡。 归根究底,其实还是因为,武将在明后期的地位太低,如果说,戚继光能够有如今杨洪的地位,那么他自身便是一棵参天大树,何需依附于任何人? 以驭武的势头,是要刹住的,不然的话,军中没有勐将,自然也就没有士气,官军没有战力,何以保家卫国。 操练的再多,其实都比不上战场之上,自家将军身先士卒,一骑冲锋的作用大。 所以,军府这样的局面,势必不能长久下去。 但是,到底该怎么改,朱祁玉也只是心中隐隐有个方向,但是具体该怎么做,他却并没有清晰的思路。 这也是他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军府统掌军旅之事,乃是武臣中的核心机构,一旦处理不好,比朝廷的其他改革要闹出的结果,可能更要严重的多。 不过,无论要怎么动,首先将军府的势力平衡起来,总是没有错的。 朱仪的做法好就好在,这是整饬军府的必经之路,如果说,军府当中,始终都是那几个大世家的嫡系,那么,朱祁玉无论要从那个方向进行改革,都不是容易的事。 只有军府中的派系越多,改革起来才越方便。 抬头望着月色,朱祁玉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虑,但是最终还是平复下来,道。 “让清风告诉朱仪,只要初心是为大明社稷,武平衡,只要不行阴诡之事,他尽可放手去做,若出了错,朕自会善后。” “是” 舒良低头应声,匆匆下去传话。 朱祁玉的心中,却多了几分期待,既然朱仪是个人才,那不妨看看,他能够做到哪一步吧。 或许,他能给自己一个惊喜,也说不定呢? 第860章 原来本书还有主角啊…… 处置了一干琐事,朱祁钰便起驾,到了坤宁宫中。 近些日子以来,后宫倒是太平的多,吴氏,汪氏和杭氏几个人,经历过之前一段时间或明或暗的碰撞之后,好似是找到了平静相处的界限。 这段时间,吴氏时常将慧姐儿和济哥儿叫过去陪伴侍奉,其他诸事只听不管。 汪氏则是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小女儿的身上,许多庶务让杭氏来处理,自己只管些大事,与此同时,每旬召集各宫的各府的掌事女官听一听回报,倒也算是清闲自在。 至于杭氏,虽然宫务繁琐,但是她倒是乐在其中,不过她那个性子,并不擅算计,时常出错,大多时候,都是汪氏再去善后。 出于这个缘故,连带着杭氏每每见到汪氏,态度也都好了不少,后来她学的聪明了,便在处理一应的事务之前,都先拿给汪氏过目,二人一个负责具体事务,一个负责点头和补充纠错,倒也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朱祁钰到坤宁宫时,早有人前去通报,于是,汪氏自也是在殿外迎候着,像往常一样笑意盈盈。 “臣妾见过陛下。” 将汪氏扶起来,朱祁钰便发现,今日坤宁宫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儿,至于原因,就出在站在汪氏身旁,明显闷闷不乐的小人身上。 “这是怎么了?是谁惹了我们慧姐儿不高兴了?来,告诉父皇……” 要知道,往日里这个小疯丫头,可从不讲什么礼仪,每每都是循着声音就光着脚跑出来往他身上挂。 这回倒是规规矩矩的,但是脸上那副委屈巴巴的样子,就差掉金豆子了。 “父皇……” 慧姐儿伸了手,软糯糯的叫了一声,立马就扑到了父亲的怀里,委屈的小声告状,道。 “母后坏,凶慧姐儿!” 说罢,把头埋在父亲的肩窝里,也不知是害怕还是生气。 见此状况,朱祁钰先是一愣,不过旋即便也反应了过来。 相较于济哥儿和澎哥儿两个皇子,对于慧姐儿和芸姐儿两个闺女,朱祁钰更要疼爱骄纵几分。 已经能走能跳的几个孩子里,慧姐儿虽是小的,但却是最跳脱,最招人喜欢的。 除了朱祁钰之外,吴氏也宠溺她,济哥儿更是时时护着她,满宫上下,也就只有汪氏会训她。 不过,自己的女儿,汪氏自然也是疼的,平日里也不会说甚么重话,看来这回是出什么事了,至于让这孩子这么委屈。 然而,见此状况,汪氏也有些哭笑不得,道。 “陛下,外头风大,先进来吧。” 说着,伸手要把小丫头接过去,但是谁料,慧姐儿动也不动,搂着朱祁钰的脖子不撒手。 得,看来这回是真生气了。 朱祁钰一手抱着自家闺女,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汪氏的手,道。 “无妨,先进去吧。” 说罢,他也就干脆抱着慧姐儿,拉着汪氏进了坤宁宫。 在殿中榻上坐下,他才将慧姐儿放下,搁在榻上,问道。 “来,跟父皇说,出什么事了?” 但是,让朱祁钰有些意外的是,真的问起具体的情形,小丫头却又哼哼唧唧不肯说。 这个时候,一旁的汪氏道。 “陛下,是进学的事!” “前些日子,杭氏过来说得了您的吩咐,要在乾清宫旁的小偏殿里设个学堂,让济哥儿和慧姐儿一起去开蒙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