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书迷正在阅读:[综] 恶女、[综漫] 我在游戏里被猫们碰瓷了、[综漫] 不会食戟的料理人不是好海贼、[综漫] 咒灵富江今天也想吃掉最强、[综漫] 咒术师发疯日志、[柯南同人] 威士忌组品鉴大师、[原神/崩铁] 赛博剑仙,法力无边、[综漫] 恋爱游戏全BE后、[综漫] 津岛小姐、我修无情道,师尊恋爱脑
第10章 第十面 由于侦探忘记带走作为谢礼的便当,于是在第二次送她回家时提出了其他的回报。 百叶窗被卷至最高点,天色未暗,明亮的光线投入室内,照在并肩而坐的两人身上。 茶几上的杂物已经被清空,柳原月与工藤新一坐在厚实的地毯上,面前放着一堆资料。 得到目暮警部的允许之后,工藤新一将案情信息分享出来,朝身边的女生问道:“所以,你有什么看法?” 柳原月的指尖划过桌面上整齐摆放着的三排照片,将她听到的内容总结了一遍:“按照你的推理,死者a衣着精致得体,是在赴约前被害,且现场门窗均无暴力破坏痕迹,凶手一定是她认识的人,是死者主动将门打开。 “死者b是在公园树林内遇害,周围并无拖拽痕迹,说明死者不是被强行带去凶案现场,而是与人有约。能够将一位女生约到这一类幽暗无人的场所,大概率是交往颇深的朋友,甚至是恋人,但警方调查后并没发现符合条件的人。 “至于死者c,凶手无差别杀害她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她所处环境是酒吧后巷,人流少且适合作案,凶手具备临时起意决定动手的条件。 “另外,通过分析三人的相似性,你的推断是容貌姣好的黑色长发女性,且钟爱薄荷味香气。 “是这样吗?” 这种死者abc的称呼方式令工藤新一的眉头轻皱,但他没有发表更多的看法,只是点头肯定了她的话,等待下文。 柳原月神色平淡,右手食指点了下眼角,注视着第三行的照片,说道:“我不这么认为。” 工藤新一眼睛亮了些,知道自己的确没有找错人,问道:“哪里不对?” 他昨天和目暮警部讨论到半夜,却始终觉得有哪一环是断开的。在目前的推理之中,这三位受害人的相似点既可以说普通,也能勉强算得上是特殊。再从她们的死亡状态分析,与凶手的熟悉程度也有所差别。 线索有限,可越思考,案情却越扑朔迷离,让他找不到头绪。 “你抽过烟吗?”她没有谈论案情,却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工藤新一困惑地看她一眼,还是答道:“没有,但我见过。” “薄荷烟呢?”柳原月继续问道,“你见过抽薄荷烟的人吗?” 薄荷烟? 工藤新一知道她不会无的放矢,仔细回忆了一番,脑海中突然闪过什么,恍然大悟道:“是气味?” 柳原月:“是的。薄荷烟的气味很淡,对于吸烟者来说,能够感受到薄荷凉意,但对于路过的人或是与吸烟者并不熟悉的人而言,仅从气味是很难分清其中的薄荷成分的,更浓郁的是尼古丁与烟焦油的味道。” 工藤新一沉思道:“所以凶手只可能从香烟的外包装得到这一信息,或者凶手本来就知道死者的抽烟偏好。” 但后巷昏暗,那款薄荷烟的包装花哨,除非十分熟悉香烟的人,否则过路人不可能从匆匆一瞥中辨别出它的种类——还是在死者拿着香烟盒招摇过市的前提下。 一盒收在口袋中的香烟,是怎么被凶手发现,并且临时决定了杀害的举措? 所以只可能是凶手早已认识死者,计划好了这一切! 他想通这点,又听女生继续说道:“死者c是位画家,在全国还算有名,报道也不少。但不论是照片,还是个人访谈中,她都没有表露出自己抽烟这件事,甚至对外的人设是不沾烟酒的女艺术家。” 柳原月拿过几张小坂田慧的新闻报道,上面有她获奖时的照片,也有私下访谈的照片,甚至还有狂热粉丝偷拍发到网络上的。 她将这些报道推向工藤新一,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凶手与死者c的亲密度极高,甚至能够知道她不对外公开的癖好。另外,虽然酒吧后巷与公园树林的隐蔽程度不相上下,但薄荷味香水反而更容易被注意到,至少从这个方面来说,死者b和死者c与凶手之间的关系应当相差无几。 “反倒是死者a,资料里说她经常随身携带薄荷糖,偶尔写稿需要外出取材,与受访人交流时吃薄荷糖的频率不低……她才是三人中最难判断与凶手关系远近的那位。” 仅从主动开门是无法做出任何判断的,甚至敲门的人有可能谎报他的职业,只说是邻居或者公职人员,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从而达成目的。 工藤新一顺着她的话往后说道:“她们的人际圈一定有重叠。凶手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比我们之前以为的还要亲密,但警方却始终没能查出三位受害者人际圈重合之处,说明凶手与她们都是在私下来往,甚至受害者主动将这段关系隐藏,才会演变成现在不为人知的局面,连受害者的亲朋都无法提供任何线索!” 从一团乱麻中找到线头,再梳理就变得轻而易举。 工藤新一有了新的思路,诚恳道:“柳原,谢谢你。” 柳原月心知自己是占了这个世界在行为分析学上暂无研究的便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倒也没有多骄傲,只是道:“即使没有我,工藤君也能发现这些,找出凶手的。” 工藤新一却坚持自己的看法:“是你提供给我了更多的想法,我之前并没有从凶手与受害人的亲密度去分析推理。” “不是你的问题,工藤君。”柳原月笑起来,狡黠地眨了下左眼,“是你不够了解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