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202节
书迷正在阅读:穿梭在电视剧、穿书后,我被反派太子攻略了、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废婿崛起、祂回家了[无限]、雪下轻卿[先婚后爱]、六零之囤货强手、天灾来临时、始乱终弃怪物以后、诱撩,陆总掐着她的小蛮腰
他想到仙画说的35倍,陷入沉思,哪里出了问题? 不行,他得再重新的考据一遍。 唐朝。 李世民最近也想修宫殿。 之前早就想了,但因为仙画一来,太忙了,把这事儿给耽搁了,最近才想起来。 长安太热了,他打算在玉华山修一座玉华宫作为避暑之用。虽然宫殿本身不大,设计得也很朴素,但是加上百官们的住所,这个工程量就还是挺大的。 为此,魏征等人上疏过好几次,觉得劳民伤财。 李世民的火气也上来了——朕兢兢业业那么多年,现在只是想修个避暑的小宫殿而已,怎么了?! 不过,现在看仙画这一通批判,他的心头也顿时浮上了那么一分两分的惭愧之意。他轻咳一声: “玉华宫修建一事,便采用和雇的方式吧,阎卿,着你来负责。”1和雇,就是官府出钱征召民间的匠人和民夫。魏征等人对望一眼,深深的躬身道: “陛下圣明!” 【当然了,徭役也并不是秦朝独有的。不过后来的朝代大多都吸取了秦朝的教训,放松了对于老百姓们的压榨。】 【但有一个朝代,也值得被说一说。】 【那就是宋。】 【宋在大家的印象里,似乎国家富裕,百姓们都过得极好。一卷《清明上河图》更是道尽了东京城的富足。笼袖骄民,汴梁的居民们连热水都是愿意出钱去外面买的。】 清晨,报时人清亮的嗓音在城中响起,汴梁的居民们开始从梦境中醒来。 先去水摊上买了热水来洗脸刷牙,然后再去早餐店叫一份粥面来吃,一切妥当后这才施施然的前往上班。 很多人家里是不开灶的。 中午下馆子,酒楼或者脚店任挑,服务周到。晚上不宵禁,市民们出入瓦舍和勾栏看各种演出,熙熙攘攘,一派盛世不夜城的景象。 赵匡胤看得面色喜悦。 看他的汴梁城,多么的繁华,这就是盛世之象啊,也 不比长安差嘛。等迁都到洛阳后,他必将洛阳再建成如此模样!欣喜之色还未落下,就听得仙画话锋一转—— 【汴梁的情况特殊,几乎可以说是一国养一城,北宋的工商业者们也的确是过得还不错。但!北宋的农民们过得可不怎么好。】 【宋朝的徭役,你也不能说它很重,甚至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它是比之前要轻一些的。但是呢,它制度十分的混乱。】 【本来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厢军,其实就是杂物兵,负责各种劳役工作。他想的可能是让厢军能够取代征召的民夫,但是呢,发展到最后,不仅不能完全替代民夫,反倒造成了冗兵。】 一个厢军的士兵进入到军营里的大通铺,嘴巴里骂骂咧咧: 这才刚休息了几天,又要去修路了!忒娘的,这活儿还没完没了了。 他的同袍安慰道:“咱这就是驿路军,干的自然就是修路的活儿。好好干着,说不定还有机会选拔进禁军呢。 那人冷笑:“咱们这些人就算了,这辈子也就老老实实修路了。人家禁军要的是精锐。”一边嘟囔: “说是精锐也没见他们打过几次胜仗。”你不要命了!吓得同袍一哆嗦。 【针对民夫,宋朝依然有着相应的杂徭制度。】 【杂徭和汉唐时每年固定服役多少天的这种法律规定还不一样,它既没有固定的说法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春天征调那就叫调春天,因紧急事务而征调那就叫调急夫。】 【朝廷和地方官都有这个征调的权力。】 里正挨家挨户的打招呼: 官府衙门要修整,一家出一个劳动力啊,半个月估计就能回来了。大家怨声载道。 不去叫厢军来建,却来折腾我们。 厢军怕是叫不动吧,那群军爷可得伺候着。里正两眼一瞪: 叫你们去就去,啷个那么啰嗦!【像之前说的北宋那乱七八糟的治黄,就每年都要调几万到十几万的民夫。】 【但赵匡胤也还是干了一些好事的,开始给民夫们包饭吃了, “一夫日给米二升”。】 · … 虽然是夸他的,但赵匡胤很不高兴的耷拉下了眉毛。 仙画这先扬后抑的毛病啥时候能改改,就不能有一天真的让他纯高兴一下吗?赵德昭在一旁看着他的脸色,斟酌着道:父皇的仁慈,连后世都知晓……赵匡胤没好气的挥了挥袖子:行了,别说好话了。 不过他想一想,陷入到了彷徨之中: “厢兵………冗兵……杂徭……”这些东西到底该如何平衡? 赵德昭道:不如取缔厢兵? 赵匡胤拧眉否决:不可!厢兵的重要性可不单单在杂役上。 厢兵可以作为禁军的补充,而且吸纳了民间一些游手好闲的壮丁,让他们不能生事。若单纯的取缔的话,反倒会引起大麻烦。 赵匡胤在苦恼的时候,大宋民间的百姓们也在苦恼。 现在大宋才开国,各种弊端都还没有太露出端倪,因此百姓们倒不是太愤慨,就是很担心。 这种可咋搞?那岂不是以后哪个官员脑子一拍想要修个啥都能征调民夫? 那他家要建房子不会也征民夫吧? 瞧你说的,官员家里要建房子,有得是人想要冲上去的,还用征调?也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你们都急什么?咱们住在汴梁城里,要征召那也不是征召咱啊。” 周围的人一顿。 有人开口讥讽: “你喝多了吧?谁家还没几个乡下亲戚啊?而且,到时候搞得民乱,那辽军金军什么的又打过来,你以为咱们就能逃得掉? 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就是!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要真是又成了乱世,船一翻,谁都别想跑! 在雅室中的太学学子们,听着楼下大家的议论声,也都感到了身上肩负着的偌大责任。等我回去就写一封奏章,必须得让官家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不可。殊不知他们的官家正在无限的头疼中。而仙画似乎还想再扔给他一个大麻烦,让他更头疼一些—— 【除了杂徭外,北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徭役制度,那就是职役。】 【简单理解,就是官府管辖下的各种吏目,里正、捕快、邮差、消防员等等,都是从民间征召人来做的。】 【可能有人要想,这不是妥妥的公务员吗?挺好的呀!】 【不不不,北宋的职役不仅没有工资,食宿自理,而且必须要干满一年。并且,到最后往往成为背锅侠。】 刚成为里正的富户愁眉苦脸的回到自己家里。 妻子道: 这当了里正不是一件好事吗?怎么瞧你却像是天塌下来了一样? 富户几乎跳了起来,情绪激动: “你懂个啥?这就是推我出去做刀!里正最重要的是干什么?是收税!可你瞧咱们这周围的税,好收吗?没一个是好相处的! 妻子想了想周边这些人家的德行,也慌了: “那咋搞?” 富户颓然坐下: 能怎么搞,先收着呗,实在是收不到的话那也只能咱自家垫上了。 妻子顿时不乐意了: “怎么能咱们自己垫?” 不然呢?”富户放低声音, 你以为那群人觊觎的是什么?是咱们家的田!只要我稍微哪里出一点差错,那咱们家的田可就别想保住了! 闻言,妻子也只能颓然的坐下了。 【成为里正还算是好的,最惨的是成为衙前的。衙前就是邮差,负责押运官府的各种东西。没薪资、路费自理,然后当押送的东西出了问题的时候还需要自己掏腰包赔付。】 一富户被任命为了衙前,需押解一笔税款去往京城。 多少钱的税款?家人问。 他回答道: “五贯而已。” 家人: ……行吧,好歹弄丢了咱们也赔得起。路费都不止五贯了。但是当富户来到了京城之后,却迟迟拿不到确认的凭证。 户部的小官员偷偷指点他: “你这样不行啊,你若是拿不到凭证,回去之后直接就会被下狱。”还请大人教我。 小官员给他做了个钱的手势。 于是,接下来,这名富户留在京城,四处打点,为了将这五贯钱的税款交割出去,前前后后竟然花了将近千贯! 待他回到家乡,已经是两年后了。2 赵匡胤还想再重重的叹口气。 这一出接一出的,都是些什么事 啊! 而且,衙前不是由军将担任的吗?什么时候变成由民户来担任了? “胡来!乱搞!”赵匡胤忍不住骂了一句。 这肯定是赵光义那些不成器的子孙们不遵祖制,胡搞乱搞带来的后果! 赵德昭年轻气盛,对于祖制倒没有这么看重,他道:“父皇,之前儿臣就曾经说过,军中的衙前,未免权力也太大了一些。 一个衙前军将,官衔好几重,什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监察御史、武骑尉等,统统往他身上加。 李德昭自己就听说过,有地方豪强想要贿赂军中将领,来担任这衙前军将。 想也知道,他们是要干什么。 赵匡胤当然也明白,但这个牵涉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官制、军制、徭役制度.… 他终于把心中那口长长的气给叹了出来。 算了,一切等迁都后再说。赵匡胤拍了拍赵德昭的肩膀。赵德昭:……父皇,难不成你是想指望我来收拾这堆烂摊子吗? 【这些职位在法律上规定只能让本地的地主和富户来做,但做到后面他们一想,这也不是什么好活儿,于是就千辛万苦的开始逃役,用尽了各种手段,从而将这些差事转移到了更贫苦的老百姓身上。】 【所以,北宋的农民起义简直层出不穷,两宋加起来平均每年1.36起,堪称历代之最。】欧阳修在朝会上上疏: 官家,如今的盗贼一年强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3朝会后,宋神宗留下王安石商议。 王安石向他讲解民间各种逃役手段和百姓疾苦: “有人将自己的田产和佃户全部分散,让某个仆从或者是佃户成为名义上的户主,自己则躲在背后。 还有人把自己的田产和房屋与道观寺庙勾结,假装捐献给了他们,但实际上自己依然是所有者。 还有人直接伪装成佃户。 贫苦百姓的劳役负担也因此越来越重。 但这归根究底,都是因为职役制度的设立就不合理。 宋神宗听得连连点头。 【王安石当时要变法,就是看到了底层百姓们的这种难处。可惜,既得利益阶级的反扑、他自己内容的不切实际、党争等等,都让这场变法最终变为泡影。】 宋朝。 变法……赵德昭若有所思,又有些羡慕。